上一篇讲“编故事”的时候,提到了要枚举用户使用产品时可能的应用场景。我们做的很多细节的功能设计,都来源于想象出的某个应用场景。特别是一款全新的产品,在没有数据支撑的情况下,需求往往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想象,俗称拍脑袋。不要鄙夷拍脑袋这件事,人不是机器,主观判断和想象能力恰恰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个想象力丰富、思维严谨的产品经理更容易想象出一般用户极少遇到的情况,俗称假想需求。尤其是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严谨的思维更容易让设计陷入细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吐槽某些产品设计存在“程序员思维”。
每当想到“如果用户当时……”,这种“如果”多了,很容易制造出大量的,用户根本不会用到的功能。它就像是有着四五十个按键的遥控器,或者有着51个设置项目的windows7控制面板。大量的假想需求不仅增加了产品的复杂度,而且提高了开发和维护的成本。
可能有人会觉得,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应该也是有好处的吧?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打算去一个向往的城市旅行。旅行本身也是一种生活,只不过需要在陌生的环境下生活不多的时日。那么,旅行生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无数种“如果”,所以我们可能需要塞满一个巨大的包裹,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我们要旅行这件事,本身吸引我们的是目的地的风景,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那些潜在的,可能根本不会发生的问题,不应该成为旅行的负担。很有可能我们在出发前看着那些堆积成山的行李,就兴致全无了。
另外,喜欢做多功能的产品,往往是传统行业拥有销售思维的人。实验证明,用户看到两款陌生的产品,如果只是看到简单的介绍,没有经过试用,往往多数的用户会选择功能多的产品。如果经过简单的试用,喜欢更简单、体验更好的产品的用户,可能会超过喜欢功能强大但复杂的产品的用户。所以,传统行业销售思维的人考虑的更多是可能会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因素,而不是实际的使用体验。互联网产品更多的是靠口碑传播,一款产品被广泛的接受是因为有很多正面的评价,而不是看起来很美。在互联网时代,即便是传统产品,现在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使用体验,否则负面的口碑同样会摧毁之前构建出来的商业包装。
当然,如果你做的是飞机火箭这样的产品,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们在做第一个MVP的时候,拍脑袋一定要有节制,先做那些能让自己激动的功能,而不是“有也不错”的功能,主流程以外的功能能砍掉就砍掉。这时候的产品可能是有缺失的,简陋甚至不完整的,无法直接公开发布。那么,下一步我们可以邀请一些目标用户先进行试用。注意观察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对核心功能满意,使用流程中是否遭遇了某些挫败,是否在寻找某些操作的入口是我们暂时没实现的。这样,我们就知道哪些功能才是必须的,而且知道它们应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出现。
而且,不要过早实现超前的复杂逻辑,所谓的节奏就是产品要跟用户一起成长。 如果你的父母没用过淘宝,你可以试试让他们看看PC版淘宝的界面,以及交易流程,绝对会让他们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但是我们并不觉得。
产品上线后会出现大量的运营需求,因为要考虑用户促活、流量变现等商业目的。实现他们势必会增加产品的复杂度,或者至少是增加界面的噪声。这时候要谨慎的考虑用户对产品的熟悉程度,让用户慢慢的接受这些不是他期待的功能,并尽量保证“让人激动”的体验不会淹没在这些“非必要”功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