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
《匠人》的作者申赋渔,是我的老师鲁院的同学。他的《匠人》在巴黎,让人找到了回家的路。
《匠人》的第一章里提到的一个人物,给我印象很深。‘他,是个疯子,经常跑到离村子很远的地方去闲逛,可又总能神奇地自己回家。有一天,他还是走丢了。因为村里那棵有着600年历史的老银杏树死了。疯子是看到树才找着家的!’这太有意味了。”巴黎街头的一家咖啡馆里,法国出版人费利克斯·托雷斯对申赋渔说道。
到底怎样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呢?书中这个完全来自乡村生活的真实小细节,却让异域的文化人产生很有深意的联想,让申赋渔自己惊讶、沉思,继而欣喜。很久以来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失落,以及不易被人察觉的不自信,似乎找到了解释。
2018年10月18日,中国作家申赋渔的小说《匠人》在巴黎阿尔班·米歇尔书店举行了法文版新书发布仪式。书的法文版以《Le village en cendres》为名,由法国著名出版社阿尔班·米歇尔重点推出,申赋渔也成为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出版社推出的第一位中国当代作家。成立于1900年的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被人们誉为法国出版界“三架马车”之一,曾经先后推出过罗曼·罗兰、泰戈尔、川端康成、吉卜林等世界级作家,它的作者先后多次获得过法国龚古尔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奖、费米娜奖、诺贝尔文学奖……《匠人》的法语版初版印刷了1.2万册,对于首部作品印数通常在两千册左右的法国作家而言,也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编辑热拉尔·德科尔唐兹看到了从这本书在“时间维度”上认识中国的意义。“我花了一晚上读完书稿,立刻决定要出版这本书。
”在新书发布会现场,他将《匠人》与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墓后回忆录》做了对比,“夏多布里昂描述了一个正在消失的世界和一个正在新生的世界之间的碰撞,在申赋渔笔下,我们看到同样的主题,这本书是中国变迁的见证”。
费利克斯后来担任了该书法文版的策划人,他说自己第一次阅读就爱上了它,书里的“人道主义的光辉”使他深受触动。“申赋渔让读者沉浸在从前中国农民的世界中。这个世界虽然灰暗、饱含艰辛,但是它的人道主义的光辉润泽所有的居民,无论他们性格如何、行为怎样。书中有很多闪光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中的精神状态”。
而对于旅居他乡的申赋渔来说,《匠人》最是他永远眷恋的乡愁。
2016年2月,当申赋渔从春节的热闹气氛尚未散去的祖国,落脚冬季冷寂的巴黎时,自然不会想到一本很乡土、很中国的书,能在异国被关注,更不会奢求自己的作品能在他乡出版。当时的申赋渔,创作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处境:写了10部作品,有着数十万的读者,在各种场合开始被冠以“知名作家”或“著名作家”,可还是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现代,不够时尚,不够深刻”,可能也并不“文学”,因为实在太过朴实,太过平易,太好读。
做过10年民工,又当过20年特稿记者的申赋渔本质上是个朴实人。他曾经狠狠地读书,从美国文学到俄国文学,从英国文学到法国文学,努力补上外国现当代文学这一课,试着让自己也写一些很有“现代感”的作品。然而,申赋渔很快就放弃了。
“我的文学底子是完全中国的,最熟悉的是先秦诸子的散文、唐宋诗词,再加上民间曲艺。我接触的人,也都是平平常常的中国人,作家的作品,是自身背景与社会现实结合的产物,在我这儿,只有用纯正的中文,表达中国人的一般逻辑,我才不别扭。”申赋渔如是说。
虽说如此,内心深处对文学有着少年般热烈情感的作家,依然决定远走他乡,去看看世界,去探寻文学的真谛。申赋渔选择了巴黎,因为那里曾经生活过他最喜欢的作家,那里现在仍是文学艺术的世界级高地。
申赋渔心里还有一个密而不宣的原因是,他想知道,那里为什么少有中国作家的声音,“好像我们的文学,这些年来,只向世界索取,而丝毫不向世界贡献”。就在数年前,第一次到巴黎旅游的他,第一件事就是去巴黎的各大书店,在分类清晰的书架间逡巡。申赋渔找到了摆放明显的日本作家的作品、印度作家的作品,而中国作家的作品,往往在书架的最下面,要蹲在地上,才能发现短短的一排立着,很容易就落上了灰尘。中国文学究竟是不被发现还是不被理解?申赋渔一边游走在法国,一边不断地思考。
后来,申赋渔请两位朋友翻译了《匠人》的片段,给了朋友的朋友看,也希望让更多异国的人们看到。申赋渔在递出作品时,带着不安,带着执拗,做好了被打击的准备,就当自己是在进行一个“行为艺术”,目的就是真正搞懂,文化的差异是否干扰人们对文学的理解与评判。申赋渔说:“到了法国之后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我们一直想了解中国,不仅是古代的,更是当下的。我很幸运,从你的作品中看到了爱牛的篾匠、报恩的扎灯匠和爱面子的豆腐匠。一个个小人物,让我想到了巴尔扎克”。
——“很奇怪,我离中国有那么远,从来没有去过,可我觉得作品中的人,就像我身边的人,很亲切”。
——“中国农村凋零,和法国太相似了,可能全世界都是相似的,我们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在你的作品里,读到了中国的诗和中国的画。这些宁静美好的画面,让我很感动”。
——“这里有法国读者最想读到的味道纯正的中国味:中国的故事,中国的人,中国泥土的芬香,中国的表达方式,还有中国的诗意与中国普通人身上的哲学”。
“我可能找到了回家的路。”申赋渔在得知他获得了层层评阅人的认可,跻身于赫赫有名的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的作家群中时这样说,“文化是一个人的基因,没有高下。我受中国文化滋养,所以,格外为我背后的文化而自豪。我用中国方式写中国题材,不是选择的问题,是命运的注定。只有这么写,才是我最能彻底表达内心的方式。回家,是精神上的温暖与放松。如果这样的写作能被我的同胞理解,也能被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理解与欣赏,这就又一次证明了本土写作的价值。”
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被反复引用。它似乎也可以为申赋渔在法国的经历作一个注解。而作家本人,却在琢磨着另一道逆命题:“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只有对全人类的悲悯与大爱,才能贡献出跨越文化隔阂的作品,这是过去一直被他下意识地写进作品,却从未认真去思考的写作要则。
“无论身在何方,不卑不亢是一个作家最好的姿势。”申赋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