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日本作家加藤谛三的一本书《情感暴力》,其中的一个章节写到了孩子偷东西的问题。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孩子偷东西时,实际上是在索取爱。
似乎真是这样的。
在我的旧居对门的邻居有一个小男孩,经常来我家找我儿子来,来了几次之后,总觉得这个小孩赖皮,很不讨人喜欢,甚至很没礼貌,到我家做客,我包好的水饺,他居然也敢故意扔到地上。
更有几次我觉得他的举动很奇怪,有时不和我儿子在同一间房里,自己单独到我家的另外一间,然后过了一会就有钱出去买东西回来。而那段时间,我也总觉得自己钱包的钱不对,但又认为自己可能没记清用了多少钱。
直到有一天,我亲眼看见他乘人不注意,把手伸进我的背包,去翻我的钱包。我喝斥他,他居然说他把它的玩具弄得掉进我的包里了,所以翻我的包找一找,一幅成熟老练的惯偷样子,完全看不出是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
后来路过附近一文具店,见他被那里的老板罚站在那里,了解了一下情况,老板说他是惯偷了。老板也没办法,只能是让他罚站一会就离开。
我问这孩子,你妈没教你不能乱动大人的包吗?
他说他妈妈生了弟弟之后就没空理他了,他上幼儿园大家也讨厌他,不和他玩。他说的没错,我曾经几次看见他被家人拖到门外,任由他一个人在门外哭泣1个小时左右。
都说孩子是家长的名片,一个文质彬彬的孩子,肯定背后也有一个这样的家长。一个满口粗话的孩子一定有一个满口粗话的家长。一个喜欢打同学的孩子,家长肯定也没少打这个孩子。
每一个成年人最大的责任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教育孩子又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仅靠打骂就能解决问题的。
就如这小孩偷东西的问题,在以前我看来是教育疏忽的问题,现在看了这心理学家写的书才明白,这是孩子缺爱的问题,是孩子用这种做坏事的方式来寻求家长的关注。
如果家长碰到这种情况,那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父母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要去偷东西。孩子去偷东西,往往是因为他真正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这时候家长就要与孩子沟通一下,如果是他合理的要求,那么家长可以尽量的满足他。
如果孩子主动告诉家长自己偷了东西,这时候家长就不要过分责备他了。孩子知道做错了事。这时候家长如果再责备他,只不过是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罢了。
孩子偷东西的根源在于缺爱,那么只有用爱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给孩子适当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不再用干坏事的方法来博取大人的关注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