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概述
名著《民意》里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快乐的小女孩忽然陷入了痛苦的哭泣之中——她看到一阵狂风打碎了厨房的窗户,她认为出门在外的父亲肯定死掉了,因为“窗户被打碎意味着亲人的去世”。
看到这个故事,你是否觉得好笑?你完全不相信小女孩的说法,认为这只是一种迷信,而自己是清醒的、理性的。
是的,18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也是这么认为的,他提出的著名观点就是,人类的认知是完全理性的,人们会计算事物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从而确定其好坏。比如我们想购买一部车,我们会把各种车在款式、舒适度、发动机功率等方面可以带来的快乐相加,再减去它们在能耗、维修方面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快乐相对最多痛苦相对最少的车子。
社会心理学家凯利的人类认知模型稍微复杂一点,他认为,人们总是试图像个朴素的科学家一样去行动:“如果现象X总是先于Y出现,同时和且仅和Y一起变化,那么可以推断现象X引起现象Y的变化。”例如,贝丝亲吻了斯科特,为什么?在回答之前,你可能会问,贝丝动不动就亲吻人吗?是否有很多人亲吻了斯科特?如果是贝丝总是亲吻他人,那么她亲吻斯科特是很平常的。如果很多人亲吻了斯科特,那么可能斯科特特别讨人喜欢。如果贝丝只亲吻了斯科特,其他人没有亲吻斯科特,那么就是因为他们有特殊关系。
这种对行动的一贯性、一致性、独特性等信息的权衡,说明我们总是努力保持理性思考,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做到吗?别忘了理性思考的两个重要前提:
第一,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贝丝确实只亲吻了斯科特,而不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亲吻了很多其他人;
第二,我们拥有足够的处理信息的心理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上帝之眼,得到的信息不可能是完整的和完全准确的。就算我们得到了这些信息,分析和权衡它们可能花费几个小时,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午饭吃什么、下班后是否去买支笔等一大堆决定要做,我们真的会花那么多时间去考虑这一件事吗?就像个完全理性的人一样?
事实上,如同菲斯克和泰勒所说,人类是认知吝啬者,我们总是试图简化复杂的问题,走捷径快速完成决策。我们采取的捷径可能会导致错误和偏见,认识到这一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警惕自己的认知局限性,才不会误认为自己是真理。再去回想前文的小女孩时,才不会仅仅是嘲笑她,而是警惕自己也常常抱有错误的信念。
№19 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
社会思考的一条基本原理是,所有的判断都是相对的,我们的思考往往受到背景的影响。下面我们依次分析不同的背景影响因素。
1.参照点与对比效应
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可能比实际上更好或更差,这取决于它与什么东西相比较,即“对比效应”。肯里克和古铁雷斯在实验中,向男大学生播放一段电影《霹雳娇娃》(正如你所想,“娇娃”是一些特别漂亮的年轻女子),要求他们在观看影片前后各评价一次初次约会的女朋友的吸引力。很显然,看过影片后,他们对女朋友吸引力的评价明显降低了。这种对比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如房产销售可能会先带你看一间很破的房子,再带你去看他真正想介绍给你的房子,也许这个房子也不怎么样,但显然“已经好很多了”。
2.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认为,在解释当前的社会事件时,最近出现的或者被频繁激活的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里。希金斯、罗尔斯和琼斯做了一项研究,首先要求一部分被试记住一些褒义的单词(敢作敢为、独立),另一部分被试记住一些贬义的单词(鲁莽、自以为是)。五分钟后,被试们阅读一段描述虚构人物唐纳德的故事。故事内容模棱两可,例如唐纳德跳伞的行为既可以被解释为勇敢也可以解释为鲁莽等。结果发现,被试接受的“启动”,影响着他们对唐纳德的印象。如果他们接受的是贬义词启动,他们更倾向于负面描述唐纳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非常微妙,我们不曾注意的线索,能够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判断。
3.为决策设置框架
假设你参加了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一项实验,得知一个国家正面临着一场瘟疫,预计将有600人丧生。现在有两套对抗疾病的方案需要你选择:选择方案A,其中200人会活下来;选择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600人都活下来,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没有一个人会活下来。你会选择哪一套方案?实验中72%的被试选择了方案A。
好了,现在实验者要求你看另外一种决策描述:选择方案A,其中400人会死去;选择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没有人死去,有三分之二的可能600人会死去。此时你同意哪一种方案呢?实验中78%的被试选择了方案B。可是实际上,方案A和B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措辞方式。实验者认为,人们不喜欢损失,第一种决策框架下,方案B看起来像一种巨大的损失;第二种决策框架下,方案A看上去必然受损。因此决策框架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4.首因效应与印象形成
在上一章,我们提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两种情况,但是在印象形成领域,首因效应总是最有影响力的。阿希在实验中,向被试提供了一些描述性句子,例如:
a) 史蒂夫是一个聪明、勤奋、冲动、挑剔、固执、好妒忌的人;
b) 史蒂夫是一个好妒忌、固执、挑剔、冲动、勤奋、聪明的人。
让被试读完句子后对史蒂夫进行评价。尽管两个句子提供的信息一模一样,但读到a句子的被试对史蒂夫的评价更正面。为什么印象形成中,首因效应这么明显呢?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是注意力减退,由于观察者疲劳或注意分散,他们对后面出现的信息关注较少;
二是解释性定势,最初的印象会导致对后来出现的不一致信息的低估(例如史蒂夫很聪明,他怎么会好妒忌呢?)或者转化解释(史蒂夫很聪明,挑剔只因要求高;史蒂夫很固执,挑剔是心胸狭隘)。
5.稀释效应
稀释效应指的是,中性的或者无关的信息,会弱化我们的判断和印象。朱奇尔请被试根据描述判断两个学生的成绩高低:
a)帝姆每周课外学习大约31小时;
b)汤姆每周课外学习大约31小时,他有一个兄弟和两个姐妹,每三个月看望一次祖父母,与一个女朋友约会过,每两周打次台球。
被试们怎么说呢?他们认为帝姆比汤姆更聪明。这可能是因为,无关信息使得汤姆看起来与一般人差不多,一个普通人在学业上的成绩也应该很一般。
№20 便捷式判断
前文提到,人们喜欢走捷径快速判断。比如“吃健康食品店里的食品,对健康有益”,“那个人来自上海,他一定爱吃甜口”。便捷式判断往往只参考很少的规则,几乎不需要思考。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常见的便捷式判断。
1.代表性便捷式判断
我们关注对象在某方面的代表性特点,并由此推断它其他的特性。例如高品质通常意味着高价值,因此,当我们看到价格不同的两瓶酒时,倾向于认为价格高的品质更好。虽然很多人知道,高价值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品质。代表性便捷式判断常常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先是得到有关他人性别、肤色、体型、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信息,再根据一些简单的规则对他们进行判断。比如,他(她)很漂亮,应该个性很好、很成功;那人衣着整洁昂贵,应该很自信、地位很高。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励志”书籍总是鼓励读者穿得像个成功人士。
2.易得性便捷式判断
我们做判断时,常参考最容易想起的具体事例。如果有人问你,死于火灾的人多还是溺水的人多?人们更可能回答死于火灾的多,因为这类灾难更容易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你在回忆时更容易抓取到这类记忆。
3.态度便捷式判断
态度包含了情感和观点,我们进行判断时,对判断对象的好恶会影响我们的评价。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大学生们会根据女性所吃的食品类别,给她们特定的评价。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一位女士食用健康食品,她会被认为比食用垃圾食品的人更有魅力更可爱,即为 “光环效应”。态度便捷式判断的另一个表现是“错误一致效应”,即如果我相信某件事,那么我通常认为,大多数人都是相信的。
№21 分类与社会定型
我们对人和事如何分类,会对它们后续的发展产生影响。
1.定型化认识与预期
分类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唤起我们对特定类型的预期,我们未来的互动也会建立在这种预期上面。在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实施的一项经典实验中,他们对某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然后随机挑选出20%的学生,并告诉他们的老师,测验显示这些学生能成大器,今后一年智力会有很大提高。一年后他们再次检测,果然发现这部分学生比其他学生更聪明。为什么呢?当老师们相信这些学生富有潜力时,他们会更多地关注他们、给予更多的成长机会,这些关注和机会给予了学生进步的氛围。这一现象称为“自证预言”。
2.发现不存在的关系:虚假关联
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两种对象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比如,当你听到一个人从事会计工作时,你会联想到他是个谨慎的人;而推销员则会让人联想到健谈。定型化的词汇,让性格特征和职业之间产生了虚假关系。
3.内群体-外群体效应
一种常见的将人分类的方法是:我群体内的人,非我群体内的人。例如:我们国家,你们国家;我们学校,你们学校。在这样分类时,至少会产生两种后果,即同质性效应和内群体偏爱:
同质性效应是指我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的成员之间相似性更高,我们自己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似性较低。
内群体偏爱是指,我们通常感觉自己的群体更好,群体内的成员更讨人喜欢。而这种倾向,正如我们将在第七章讨论的,可能构成种族或民族偏见的基础。
№22 重构记忆
也许你会不相信,但是有一个事实是: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记忆不像录音带或者录像一样纪录客观事实,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
在1986年,亨尼斯被控谋杀和强奸罪并因此入狱,直到两年多后一位法官要求重审本案,他才被宣判无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有目击者认定在犯罪现场附近看到过亨尼斯,其中一位证人巴恩斯作证说,曾看到一个很像亨尼斯的人在使用一张银行卡。尽管亨尼斯能证明案发当晚自己不在场,并且现场也没有发现与他有关的物证,陪审团仍然认为,目击者的证词可信,并宣告亨尼斯有罪。事实上,当巴恩斯第一次与警察接触时,她肯定地说,事发当天她没有在取款机前看到任何人,但后来却更改了证词,她在说谎吗?
我们先看一个实验。洛夫斯特曾进行过记忆重构研究,让被试收看一段多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影片,看完后,问一些被试“汽车相撞时速度大约有多快?”,问另一些被试“汽车相碰时大约有多快?”前者对车速的估计明显要快于后者,并且在一周后,他们更可能(错误地)声称当时看到了撞碎的玻璃。在这里,引导型提问影响了被试对事实的判断。
在下面的实验中,则改变了被试的记忆。洛夫斯特请被试观看一套汽车与行人相撞事故的幻灯片,其中一张显示有一辆绿色汽车经过了事故现场。实验者向一部分被试提问:“经过事故现场的那辆蓝色汽车车顶上是否有滑雪架?”向另一些被试提问时则没有提到“蓝色”。那些被问到了“蓝色”汽车的被试,事后更可能声称他们看到的汽车是蓝色的。
那么回到上面的案件中,巴恩斯是在说谎吗?更可能的是,经过警察和律师不断的盘问,她重构了自己的记忆,并且逐渐相信这是事实。
除了对突发事件的记忆可以被重构,我们的自传体记忆——即对过去经历的事情的记忆,也会出现严重的歪曲,以便适应我们对自己的整体印象。例如,如果我们总体上认为童年是不幸福的,父母对自己很冷淡,那么我们更容易回忆起那些符合这一印象的童年事件,而淡忘那些不同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改写了对过去的记忆。
№23 人类认知的保守性
证实偏差”与"事后聪明偏差”
我们总是试图证实自己的假设,因此经常出现“证实偏差”现象。斯奈德与斯万在一项实验中,告诉部分被试,她们将会见到一位外向者,又告诉另一部分被试,她们将见到一位内向者。实验者要求她们准备一套问题,到时候可以询问来者,以便了解他(她)。前一组被试准备的问题类似“你常跟别人谈论什么?”或者“晚会上你会怎么活跃气氛?”而后一组被试的问题则多是“在吵闹的宴会上,你最讨厌什么?”或者“你喜欢一个人干些什么?”观察这两套问题,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一个人本身外向还是内向,他(她)回答第一套问题时都像个外向者,而回答第二套会看起来像个内向者。我们先前的印象,总会被证实。
除了”证实偏差”,我们还有“事后聪明偏差”,这在第一章已经讨论过了,即我们在事后总是习惯高估事情发生前自己预测的准确性。
这两种偏差都证明了一个命题:人类认知倾向于保守。也就是说,一旦我们已经形成某种认知,之后我们就会尽量保证这套认知不被打破。比如,第一印象的影响力总是很大,在判断时常常遵循便捷式判断,还有重构记忆使其符合整体观点。毕竟推倒已形成的认知再进行重建,是十分痛苦的,而对现有认知进行补充修正则容易得多。
但我们必须对这种保守性心存警惕,因为它常常导致对事实的歪曲、错误的决策、种族主义、偏见等。
№24 态度和信念如何指导行动
我们已经讨论了许多关于态度和信念的事,现在请考虑一个问题:态度和信念,就代表着一致的行动吗?如果我喜欢冰激凌,你很讨厌冰激凌,那么我们不同的态度可能导致不同的行动:我会经常购买冰激凌,你不会。
但维克尔在回顾了40多项有关态度和行为的研究后,认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很可能不存在相关或者相关性很弱。直觉告诉我们态度和行为应该是一致的,为什么研究证据却不支持?一种解释是,我们在观察他人时,习惯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个人特征(性格、态度),而非环境。例如:“小约翰为什么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为他又懒又笨!”我们很少会考虑其他原因,比如昨天他生病了或者昨天晚上停电了。
琼斯和哈里斯在实验中请被试阅读一篇短文,这篇短文是支持或反对某个政权的。他们告诉部分被试,短文作者可以自由选择支持或反对的立场撰文,又告诉另一些被试,短文作者被迫从支持(反对)的立场写作。读完后,实验者请被试推测作者真实的立场。结果发现,两种情况下,被试都认为作者的立场跟短文里是一样的——被试不会去考虑这些作者是否被环境所迫,他们总认为,作者的态度跟行为具有一致性,即“一致性推断”。
通常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不大,但也有例外,当态度具有高通达性(即一提到某事物,我们脑海中就出现某种评价,评价和事物本身关系稳固,如一提起“蛇”我们就想到“邪恶、危险”)的时候,行为一般与态度一致。
此外,德威克和她的同事们证实,持久的态度和信念也能逐渐改变行为。例如相信智力不可改变的人,在现实中总是逃避较难的任务,避免暴露智力,来维持自己“聪明”的形象。而相信智力可以发展的人,则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5 社会解释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偏差
如果一件事发生了,我们总是希望知道原因。在研究人们如何解释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了三种常见的归因和解释偏差: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自我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指人们在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时,更易归因于个人的性格和态度,而忽略情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上一节提到的“一致性推断”就是一种归因错误。让我们回想一下米尔格拉姆的电击服从实验,当时有65%的被试发出450伏的电击。比尔布劳尔在之后重现了这一实验,并在实验开始时,请他的被试们评价米尔格拉姆实验。这些人认为,米尔格拉姆实验中发出最强电击的那些人具有极强的侵犯性或者服从性(把行为归因到个人特质)。这些人还估计,自己这一批被试应该只有10%到20%的人会发出最强电击。结果却表明,他们与之前实验的被试没有区别,仍然有很高比例的服从。他们低估了情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2.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行动者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环境,观察者则会将行动者的行为归因于个人特质。在解释他人在测验中不理想的成绩时,大学生们认为是这个人能力较差,而在解释自己不理想的成绩时,则会说“题目太难”或者“没发挥好”。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常常导致误会和冲突,一种消除偏差的方法是,转变视角,站在其他人的角度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产生移情和理解。现实生活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是,通过文化交流项目,缓解国际冲突。
3.自我偏差
自我偏差,指自我观念对社会认知产生的影响。它分两种情况:自我中心思维和自利偏差。
自我中心思维指多数人倾向于把自己视为事件的中心,在回顾以往的事件时,夸大自己对事件的影响。自我中心思维在一个有趣的活动中发挥作用:占星术。占星术通常使用“巴纳姆陈述”,它对个性的描述几乎适用于每个人。例如“在陌生的环境中你很矜持。你对生活的态度既悲观又乐观。你很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但需要时你也能坚持自己的立场。”由于我们的自我中心思维,我们会觉得这些话“非常准”,“说的就是自己”,而忽略它适用于所有人的事实。
自利偏差指的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环境。还是考试的例子,如果我得分高,我会觉得是自己聪明;如果我得分低,我会觉得是“旁边的人一直咳嗽”或者“巡视老师一直站在我旁边”。一种对自利偏差的解释是,我们在自我防卫,想要维护自己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
当我们读到这里,不由会觉得人类是多么可悲可怜啊!总是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但是自我偏差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那些相信自己能够促使好的事情发生的人,更可能努力并坚定地实现目标:新的科学发现、伟大的艺术品等。塞利格曼通过一系列研究说明,乐观主义的归因方式,更可能引发成功、健康或好的精神状态。我们常常以歪曲一些事实为代价,来获得积极的结果。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知道了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而且也是偏保守的,在看事物或寻找归因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思考一下,自己在某些问题归因的寻找上,是否存在偏差,为什么会造成偏差。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记忆是可以重构的,我们是不是也在根据自身的定位,对记忆进行重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