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一是思考,二是践行。自己若能悟得并做到,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
对于一般人,过目不忘的办法就是记忆。可是我们怎么记忆一本书呢?我们当然不可能把一本书背下来。如果只是单纯地将一本书反复翻阅,大多数人也只能停留在书的内容表面,而难以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去分享你所读过的。除非,你已经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这周,在熊猫书院读了莫提默J的《如何让阅读一本书》,发现自己即便看完了,也觉得确实写得不错,认同作者的观点。但是---我不能清楚地说出这本书写了什么!除了一个片段,因为我对它进行了思考,而此片段也隐现了拆书作者自己的思考。关于此段内容具体如下:
片段——原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消极的观点:过多的信息甚至成为了思考的阻碍。原因在于,我们接收了太多经过媒体“设计”过的信息,当信息加工成结论的过程被整理的过于高效,会让长期接收此类信息的读者慢慢失去这种对信息处理扽的能力,我们也把这种能力称为“理解力”。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对这种理解十分的认可。但这种认可如果不加思考,很容易让自己的想法单单停留在作者的笔下。
“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思想,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自己的书本去思考。“——叔本华《论读书》
我的思考——我认为更多的信息未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不仅是因为理解力被闲置,还因为我们接收的信息太多,又过于错综杂乱。然而,人的精力、注意力有限,难以将这么多的信息进行提炼、甄别和探究。信息的堆积,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又变得不确定,只能说自己的认识面又广了一些。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思考,并不是在阅读完全书后进行的,而应该是在每次阅读结束之后。至于理由,你思考一下,试试便知晓了。
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作者的思想就是永远作者的,只不过让你过目了一遍。思考,就像是个熔炉,将作者的观点熔化,再添加你的经历,炼就成你赏心悦目的作品,才有机会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但这也只是有机会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难以通过输出的方式与他人分享,毕竟纸上谈兵还是很难有十足的把握。我们还应践行我们学习的,才算是知行合一。
例如,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反对作者的具体角度,秉持着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并不带偏见的原则,你可以运用以下概念向作者说明:你的知识不足;你的知识错误;你是不合逻辑的;那你的分析不够完整。诚然,当你对一些看法总觉得不妥,便可以尝试通过以上角度检查。我上述的思考就是按照作者分析不够完整展开的。用多了,习惯了,也就熟记于心了。
即便你思考了,却不践行,那只不过代表你接收了这个信息,而尚未检验你思考的结果,甚至是转化成知识的力量。老实说,我所说的这些,有多少人不懂得呢?不过,在践行这个方法之前,别忘了思考,如是否有更好的角度,抑或是用作者所说的方法来批驳作者的观点。
综上所述,读书的效果取决于你的思考深度和践行深浅,而你的思考深度和践行深浅又取决于你的主动程度。那么,请我们都主动读一本书,主动地思考,主动地践行。我们的读书,不应该只停留在是为什么,还应该多思考为什么,并身体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