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至简)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刘备怒摔阿斗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赵云在当阳长坂之战中,七进七出救出刘备之子阿斗,交到刘备手里。刘备接过阿斗,掷之于地,怒骂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说:“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看书至此,谁人不揪心?刘备在把阿斗高高举起、狠狠摔下的那一刻,内心之纠结恐怕比我们看书人更甚千万倍。一方面,刘备要向世人表明,他是爱才、爱将之人;另一方面,阿斗是刘备的亲儿子,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捡来的。何况阿斗当时还在襁褓之中。
在爱将与爱子之间,刘备最终选择了爱将,把阿斗摔个四脚朝天、哇哇大哭(后来阿斗智商有问题,会不会就是因为被刘备摔坏的),成就了自己爱才、爱将的美名。不过,刘备当时作此选择,内心有多无奈、多挣扎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刘备怒摔阿斗,虽然只是《三国演义》杜撰的故事,但这故事还是让人看了揪心不已。而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两位父亲,他们对待自己的子女,比刘备更绝情。他们的故事,让人看了更揪心。
春秋时期,晋、楚爆发邲之战,结果晋国战败,众人纷纷夺路逃亡。赵旃把两匹好马给了哥哥和叔父,自己骑着其他的马逃命,途中遇到楚军不能通过,于是便弃车逃进树林。
与此同时,晋国的逢大夫带着两个儿子共乘一辆战车,也正逃亡。逢大夫知道赵旃在后面,不想救他。因为一辆战车没办法装下四个人,如果救赵旃,就得牺牲自己的儿子。
于是,逢大夫告诫俩儿子,千万别回头看。可惜俩儿子年幼不懂事,老子越是慎重其事地告诫他们别回头,他们就越好奇,终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这一看不打紧,他们看到赵旃须发散乱,正光着脚丫在后面“噗哧、噗哧”地逃命,好可怜。
俩儿子说:“爹,你看,赵老头在后面呢。”
这俩熊孩子,叫你们别回头,你们偏回头。你们觉得赵老头可怜,谁来可怜你们?现在好了,装不下去了……
因此,逢大夫大怒,指着路边的一棵大树,对俩儿子说:“看到那棵大树了吗?你们就在那儿等死吧,回头我再来给你们收尸! ”言毕,逢大夫把俩儿子轰下车,笑容可掬地把赵旃扶上来,然后头也不回地驾车载着赵旃继续逃命。
次日,战争结束,逢大夫回到那棵树下,果然看到自己的两个熊孩子死在那里。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联合魏、赵等五路诸侯,共五十六万大军,趁西楚霸王项羽前去平定齐国叛乱之机,攻下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听到自己的老巢被刘邦一锅端了,急忙亲率三万精兵星夜兼程赶回彭城,与刘邦的联军大战于彭城灵壁东睢水上。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大败,死伤惨重,血流成河,因逃命而掉进谷水、泗水的士兵数不胜数,河道都被填得满满当当,河水为之断流。
刘邦带领几十名骑兵落荒而逃,途经老家沛县,遇到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后来的鲁元公主和孝惠帝),把他们带上车,一块儿西逃。楚军骑兵尾随追赶,情况十分危急。为了减轻马车的负重,让车子跑得更快点,刘邦把孝惠帝、鲁元公主推下车。
夏侯婴下车,把鲁元公主和孝惠帝重新扶上车,刘邦又把他俩推下去;
夏侯婴再把鲁元公主和孝惠帝扶上车,刘邦再把他俩推下去……
如此推下扶上好几次,夏侯婴终于忍不住了,对刘邦说:“如今虽然情况危急,但把俩小孩推下车,马也无法赶得再快,怎么能把他们扔掉呢?”刘邦这才没有再把鲁元公主和孝惠帝推下车,姐弟俩才得以脱险。
这两则史料,前者记载于《左传》,后者记载于《史记》。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在生死关头,逢大夫、刘邦为何如此狠心,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
逢大夫假装不知道赵旃在后面,并叮嘱俩儿子不要回头看,可见在内心里,他还是有私心的,还是爱自己的孩子多一点。因此,他选择的是救儿子而不救赵旃。日后此事若是传扬出去,逢大夫也可以以不知道作辩护,“不知者无罪。”道义上还是说得过去。
然而,俩儿子偏偏回头,他们看到赵旃,估计赵旃也看到了他们。如此一来,逢大夫就假装不下去了。于是,逢大夫只能重新掩盖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戴回道德的假面具,轰俩儿子下车而救赵旃。鲁迅先生说礼教吃人,吃得恐怕就是像逢大夫这种心不够黑、脸不够厚的人。
逢大夫心不够黑、脸不够厚,无奈之下选择舍弃两个儿子,但刘邦的心够黑,脸够厚,他在逃亡时,为什么也选择了舍弃孩子?
刘邦曾把儒生的冠帽当尿壶,曾把儒生大骂为“竖儒”,可见儒家的仁义礼教那一套,对刘邦根本不起作用。在刘邦的世界里,真正能起作用的,或许只有利益。怎样做能够达到利益最大化,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即便舍弃自己的子女,他也在所不惜。这,恐怕就是刘邦推鲁元公主和孝惠帝下车的主要原因。
当然,实际情况如何无人知道。我们既然可以从人性恶的方面去推测刘邦,也可以往人性善的方面去猜想。在刘邦逃亡时,楚军的主要目标是刘邦,不是鲁元公主和孝惠帝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屁孩。所以,刘邦当时推鲁元公主和孝惠帝下车,或许是不想让两个儿女与自己一同被楚军捕获。
这不正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