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不要紧,时间会逼你就范
歡迎光臨 | 闲时推送的第169期
▽
人总是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就会想到很多东西,特别是一个人坐在公车上看着窗外和自己似有若无关系的一切时,思绪就会乱飘,隔着玻璃,飘出窗外,随便捉住些什么东西,拼命吮吸,自由生长。
可能大家已经发现了,距离上一篇文章“
成为你们成为不了的人,成为我本身
”(点击蓝字阅读)的发表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有很多人问我,小猪,你很久没更新文章了喔。
我说是啊,再等等吧。
但我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
原因是我很累。写文章于我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篇文章我都用心去写,不想草草了事敷衍你们,如若是那样的话,我宁愿不发。
我想做一个有温度、不一样的公众号。
作为一个业余写手,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搞公众号写作的那些人,也就和天桥上贴膜的一个档次。”
话糙理不糙。无论是在家做自媒体写作,还是常规的报社编辑,文字工作向来是低门槛的职业。
以前,只要你有一支笔,一张纸,你就可以写作;而现在,只要你有一台电脑,甚至可以开个公众号“创业”了。
说是自由作者,实际上就是偶尔一个星期写不出文章,偶尔一周更新了5篇。
这种间接式的自虐方式,其实真的不该被提倡。
有位老作家说过:“写作这东西,貌似拼的是才华,其实拼的是稳定,如果这是你的职业,你就不能靠灵感来维持,就像一个面包店的师傅,客人都在柜台等了,你却说,不好意思,我今天没灵感,做不出来......”
有点写作经验的人,应该明白这话的深意。
灵感这东西,谁都会有,谁没点特殊的经历,或者独到的观点?某次天作之合,一篇美文即可应运而生。
可最难的是稳定的输出。那意味着,无论心情好坏,刮风下雨,头疼脑热,姨妈串门……样样你都得丢下,一头扎入字海,物我两忘,天天如此。
所以,任何事只要一加上“天天”俩字,就老厉害了。
就像村上春树,天天早上4:00起床,跑10公里,然后写4000字的文章,几十年来,雷打不动。
很多人说村上写作有天赋。其实所谓的天赋还不是由一点一滴的努力堆积起来的,谁是一出生就会写字的呢?
反观大众写手,开始写字前,莫不是先调试一下心情,选个舒适的环境,来几次深呼吸,再泡上一杯咖啡,然后不停自我建设:“我要开始写了,我现在就要开始写了,今天我一定要写篇爆文!!”
刚刚矫情没一会,微信频频闪烁,微博更新显示,淘宝到货通知。
好吧,今天先到这里,再选良辰吉日,继续奋斗......
▽▽
这段偷懒的时间里我写了几篇东西,但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一来是自我否定,二来是觉得没有发出来的价值,三来确实写得很差。
写了公众号一年,我一直在反思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字被组织出来,原本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我曾经忘却了要不断补充能源才有输出的守恒定律,一味的输出最后只会“殆”,很殆,会自大自满,自以为中心,很危险。
于是我买来了大量的书籍,我想要自己的脑袋可以丰富一点,写出来的东西能变得有些意义。
可是你会发现,你可以模范别人的写作风格,但内容总不能抄袭吧。
阅历少,是导致我输出量少的重要原因。
很多生活上的事情想写出来,但又觉得都是鸡毛蒜皮的事,不值得一提吧,可一些国家大事政治辩题,我又无法对此做出点评。
所以很多文章都是断断续续,烂尾结局。
我不知道现在还会有多少人天天打开公众号阅读文章,因为我很早就没有认真地读完一篇文章。
微信上关注了700+的公众号,那时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却羡慕他们经历的一切,喜欢他们一群人志同道合在一起努力的感觉。
后来上班就少看了,发现自己的生活再平淡无奇也是自己的,他们的生活再精彩还是他们的,以前之所以想要看他们的经历,是想知道在他们面临分岔路的时候,是怎样选择的,经历了什么,结果又是怎样。
后来到自己真的站在分岔路口时,才明白看那么多的故事终究是故事而已,没有用,做选择的人是自己,重要的是自己做完选择之后,如何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不需要他们告诉我事情是怎样的,我要自己去经历。
ps:下一篇更新的文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所以,点赞留言转发选一个吧。
晚安 好梦 .
我是李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