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通过很多案例介绍了各种类型的信息的组织方式的发展,每个案例都有其在特定领域的特色。但是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引起我反复思索的是以下三段话:
(1)“温伯格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可以构成元数据,这么多无序的元数据,却可能让我们得以拽取那些适合我们需要的信息团块。所以,我们应努力为我们可以想象的事物添加尽可能多的元数据,而不是以绝对方式对事物进行分类,或者决定在系统中包括及排除哪些内容。”
(2)“经由超文本的方式,一段论述是可以同许多其他观点或诠释紧密相连的。”
(3)“大众分类”(folksonomy)是一种基于用户的平面化标签分类机制。大众分类摆脱了固化的传统分类法,并且跟大众的认知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它是平面化的,没有等级层次的划分,虽然它相对不够严谨,缺乏准确度,但是在社会性软件中,这种平面延伸的分类方法却在无形之中形成了沟通的渠道和网络。”
这三段话让我不禁想到文献的组织方式发展和现状。想到文献组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1)这本书的标题是万物皆无序,但是在网络环境中,文献的数据量并不小,却是高度秩序化的。(2)情报学的起源就是因为二战后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积累了大量需要组织和利用的科技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且恰逢计算机问世被用于文献加工领域。随着文献的增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组织方式有一定变化,但是组织方式依旧相对传统。
书中结合案例提出了三种秩序,在一阶秩序中,我们整理的是事物本身,组织的方式是按照一定规律(比如时间顺序、类别、大小等),对物理事物进行规划和摆架。这样放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能够在大量物品中找到用户想要的。比如衣柜的衣服,厨房的餐具调料等。当物品数量过多,且查找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的时候,二阶秩序出现了。二阶秩序的典型代表是卡片目录。二阶秩序是一阶秩序的代理对象,是在物理事物上对一阶秩序对象进行描述,用于对事物的查找。二阶秩序将事物和信息分开来,为事物创造了元数据。一阶秩序和二阶秩序整理的都是物理事物(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原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理事物越来越多,二阶秩序下的寻找难度也越来越大。在互联网时代,将事物数字化,三阶秩序——全新的知识组织方式产生了。数字化的事物可以放进多个类别中,而不像物理世界一样受限制,只能存在于一处。三阶秩序是互联网的基本秩序,我们在三阶秩序中构建的是知识树,这个知识树是我们对知识的认知方式,也会影响我们对知识的看法。三阶秩序中,人们还可以在使用数据的过程中,添加一些元数据之外的数据,比如评论、标签等。因为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结构化编码数据,但是几乎不可能描述事物的所有数据,大多数情况只能描述其中一部分。UGC(用户贡献内容)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把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描述出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秩序化之后,可以更好的帮助用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文献的引用和超链接其实也有相似之处,通过引用,将文献中的一段论述与许多其他观点或诠释紧密相连。这应该也算是三阶秩序中的一种。但是文献组织的方式与文中的三阶秩序还是不太相同的。传统的文献组织方式是按照一定的元数据标准,对文献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进行元数据著录,比如标题、作者、发表时间、期刊等,形成的文献数据库是一种高度格式化的数据库,如果将典型的三阶秩序方式——标签应用到文献组织中会怎么样呢?
我认为目前的高度结构化的组织方式不要改变,文献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文献的使用者大多了解一定的文献查询方法,在不改变以前的组织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标签系统。增加标签系统有什么好处呢?
(1) 在标签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帮助用户更快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想要研究的相关文献;
(2) 可以基于用户关注的标签实现个性化的推送,提升用户的文献查找和阅读体验;
(3) 现阶段我们查找文献,大多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关键词检索、高级检索,在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浏览,或者是查找经典文献的被引文献,定题检索等方式查找论文,除了导师和同学之外,和同一研究领域的其他研究学者之间的交流是很少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用户之间的交流方式,了解别的学者对同一篇文献有什么不同的解读。
总结:我原本认为,万物存在即无序,秩序是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给物增加的属性。但是我想到了“数量”这个词,这是我曾经在短暂的儿童教育中学到的一件事,要先教孩子“量”,再教“数”。“数”和“量”是两个词,“量”是客观存在的,“数”是人们为了方便记录、计算等为“量”赋予的表达方式,而“量”本身就是有秩序的。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有序或者无序的目的都是同一个,就是帮助用户高效便捷的获取信息。
[1] 温伯格, & 李燕鸣. (2017). 万物皆无序 新数字秩序的革命.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