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分别是自我直觉理论、自我展示理论和不协调理论。三个理论相互协调补充,但是我自己思考下来,感觉它们不仅相互补充,还有另外一层的联系,它们有一个跟个体相似的发展顺序:自我知觉(成长期)->自我展示&认知不协调(成年期)。
小宝宝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己的态度的,也没有自己是一个个体的认知,它会观察周围的世界,并根据环境及周围的刺激做出反应,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假设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的时候,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态度,这是人成长的一个过程。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个体的成长期,也适用于个体初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态度。
自我知觉理论的一个有趣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们会慢慢不太喜欢之前喜欢的事情,所以对小朋友要适当引导,但不能过分强迫或者过分诱导。当外部因素不足以支撑行为的时候,才能内化态度从而主动去做一些事情。
自我展示指人为了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会努力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预期或者人设,并在这个过程中内化行为的相关态度。自我展示理论似乎有不协调理论的一个变种: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修改行为->认知不协调->修改态度。
不协调理论是指当外在行为和内在认知发生冲突时,如果找不到明确的外在因素,人会从内部找原因,即寻找符合行为的内在因素,这个过程会存在改变原有的态度的事情发生。(不得不吐槽一句,人真的是太喜欢找理由找规律了。仿佛人不是由思想和肉体支撑的,而是由一堆堆的理由支撑的)。开始看到这个理论我也是有点困惑,既然行为和内在认知存在冲突,那么为什么会去做呢?后来我发现我忽略了情景的力量,人的行为是很容易被情景影响的,而这个影响又属于一种无形的力量,以至于我们在一些情景的压迫下做了一些事情之后,竟然还毫无知觉,需要从内在去找原因来支持行为。
情景压迫->导致行为->情景力量无法察觉->从内在找原因->行为和知觉差异巨大->认知不协调->紧张->修改态度(我为什么这么做?明明没有外在原因,我一定是这样的人,所以我才这样做的)->行为影响态度。
仔细思考一下,自我展示也是认知不协调进而导致的态度改变,和原始的不协调理论不同的地方是自我展示导致的不协调行为是个体主动发起的,而不协调理论的不协调是非个体自身发起的。但是态度改变的原因也是因为要让行为和态度一致,避免口是心非的状态,理论都是相互补充的,前人诚不欺我。
所以行为改变态度有两个大类型:1 态度不确定时,会观察自己和周围的环境,确定自己的态度。2态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因为一些行为导致认知不协调,通过改变态度来协调认知,从而让个体从紧张状态下缓解下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需要在态度不确定的时候,施加环境压力,或者制造情景适当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