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在每个病房看到大夫。在公立医院,时常会有一些年轻的大夫留守。在医院内部的网站上,通常都可以查出来病房的值班大夫。如果有情况,可以打电话,会有医生根据情况不同以不同的速度来到病房处理问题。
有些轻微症状,可以由医生在电话里解决。私立医院,也会有留守大夫,只是少一些。更多的情况,需要护士通过电话医嘱来解决。
一般来说,澳洲的医生都要读至少四年或者五年的本科课程。比起大部分的澳洲本科三年课程,医学已经算是非常长的一门课程。五年课程的最后一年是实习,如果可以顺利毕业完成所有的课程,学生就有了医生的注册。
注册的第一年叫做intern,翻译成中文还是有实习生的意思,只是手中已经有了医嘱权。第二年第三年的医生叫做resident,实际上算是比较高阶的实习生。这些年轻的医生虽然有医嘱权,但只是给一些比较轻微的药物,重大的决定还是要交给上级的医生。
Resident可以值夜班,cover after hour time,他们都在医院中转科,没有固定的领域。
三年以上的医生可以去申请一些专科的课程。例如想在cardiology工作,可以去读cardio的课程;对reb感兴趣,可以选择reb的course;想当社区的全科医生,不在医院工作,也可以去读GP(general practitionor)。
这些课程都是三年或者四年。一旦enroll到某个课程里面,这样的医生就叫做Registrar。Registrar是固定工作在某个特定的领域的。Registrar是可以独立take病人的。
通常我们护士说某个病人的医生是谁,在公立医院指的就是registrar(在私立医院指的通常都是consultant)。虽然名义上是课程,其实也是在临床工作,工作的同时还要完成一些考试和论文。
通过了课程的培训完成了所有的评估或者考试,这样的医生就可以成为Consultant,晋升为某个领域的专科医生,权利比较大。例如某些贵重药品或者昂贵检查,就需要Consultant的确认。
特别提一句:因为澳洲是全民公费医疗,所以类似于MRI这样很贵的,做一个要几百刀的检查,医院就要求必须有Consultant的签名,只有registrar的不行,因为要替政府和医院省钱。有了比较资深的Consultant的确认,病人的确需要去做这个检查,才能去做。类似于此的情况很多。
Consultant每次来医院都像旋风一样,这样形容,是他们实在在病房停留的时间很短,来了以后把情况问一遍,给些指示就走了。公立医院的大夫以Registrar为主,私立医院注册的Consultant就很多了。
大部分的Consultant不隶属于任何医院,都在外面开独立的诊所,或者依附于医院的诊所,病人去诊所看病,如果需要住院,直接被Consultant refer到医院。有钱的,可以去私立医院;没钱的,就去公立医院,免费,但是得排队等床位。
中国的大夫都想来澳洲当医生,拿到注册,就好像注册护士一样。
我曾经和一个马来西亚的华人医生咨询此事,他说拿到医生注册首先要通过AMC(Australia Medical Council)的考试。考试也是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通过了就和新毕业的intern一样,拿到注册,再往下走。至于那个考试,非常难通过。除非有一些海外的临床经验,不然过的希望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