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伟的文字里,一定会让你看到你平时说不出来的中国。
对于非虚构作品的阅读和喜爱,是从何伟的《中国三部曲》开始的。何伟,原名Peter Hessler (中文译作:彼得-海勒斯),美国人,非虚构写作学者。不过我愿意称呼他为:何伟。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为《江城》、《寻路中国》和《甲骨文》。另外还有一部《奇石》。自1996年跟随“和平工作团”来到中国,在2007年前后离开中国前往埃及。何伟在中国生活及观察了有十年之久。而这十年的光影浓缩在何伟的“中国三部曲”中。
值得说明的是何伟擅长的“非虚构写作”这种写作手法。既然是非虚构的,那么写作的对象及内容就是来自所见所闻。对于非虚构及其作品,何伟在《江城》中有这样说道:
我满足于这个职业,也认知到它所具有的局限性。不过,我仍然对于我所做的努力有所期待。希望他人能从文字的美感中寻找到一点永恒的真实。这是我对我这份工作的信念:真实是永恒的,不受日常生活所累。
何伟笔下的江城是指四川省涪陵市,这个小城就在长江的边上,按照何伟的地理观点来将,这座小城深处广袤中国的内陆。经长江溯源而上就能抵达这座小城。何伟是在1996年抵达这里的。作为处在迷茫期的年轻人来讲,这座小城的一切都值得添加一些好奇及书写。于是这本《江城》即是何伟在涪陵的生活记录,也是记录这座小城生活的记录的一部分。也是何伟开始非虚构写作的练笔之作。
《江城》原名为《River Town》,最早在2002年在美国出版。这部《River Town》被翻译成中文并称为《江城》再回到中文读者手中的时间是2012年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何伟被中文读者得以知晓的方式是《寻路中国》这本书,然后才是《江城》。以至于《江城》这本书被我们称之为“《寻路中国》姐妹篇”。之所以提及这两本书写作及出版的前后顺序,是因为这表示在这两本不同的打开顺序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如果说何伟笔下的《江城》中还有一些依稀可见的固定生活场景的展示的话,那么《寻路中国》中则更直接描述了一个“巨变"的时代。对此《南方人物周刊》对这本书的评价甚是到位:“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寻路中国》在中国出版的时间是2011年,这本书的附标题是: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寻路中国》中所观察的时间段正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高速发展起步阶段。如果说一般类似“中国观察”这一类的书着眼于中国的城市的话,那么何伟则将眼光放在那些小城镇。这一点与他在涪陵的生活经历是有关的。这些小城镇代表了中国的毛细血管,在这些能触及到我们所经历的变化的发源地。这些小城镇以一种非常快的变化变得面目全非。当我们现在常常提起“故乡再也回不去”的话题时,何伟的《寻路中国》是可以作为参考的。
《江城》中的何伟还略微带着一些生涩的观察。但是也正因这种“生涩”的笔法,在《江城》中这部书中往往能看到不经修饰的“情真意切”。到了《寻路中国》和《甲骨文》时,何伟已经开始熟练的使用了“非虚构写作”中能够用到的方法。并将写作和记述的对象全部聚焦在他所能接触到人身上。刷在墙上的标语口号、四处散发的广告宣传单、商家的广告词以及民间大篷车的大广告,都是何伟的记录之中。当然这其中份量最重的是那些一闪而过的人,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在面对何伟时,以一种敞开心扉的方式诉说自己的生活、苦难和梦想、未来。而何伟所需要做的就是“忠实的记录”下来,并对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做必要的技术处理。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中所选用的人物和材料都是来自我们常见及熟知的内容。这些广告词、流行语经过何伟的提醒,会再一次被我们回想起来。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快了。一座城镇可以在仿佛在一天之内拔地而起,大部分的人生活都被这个时代裹挟着不得不加快速度。而这种加速度的形成,最开始是应为外部环境,在某一个阶段成为我们内部环境的要求。有时我们回头看看,的确会分不清这种变化到底是从何而起?因何而起?总之,适应这种变化才是最主要的思考方式和生活之道。
有关于历史与时间的交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穿插在《甲骨文》中体现的更为明显。也正因为这本书,我才知道“陈梦家”这个人。我觉得“甲骨文”这个书名是与陈梦家有关的。
去把握一个国家、一方地域和一个时代的脉搏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每一个人都身处这个时代当中,可是当需要为这个时代提出注解和诠释时,未必能有人说得清楚与明白。精英有精英的观点,草根有草根的看法。不论是那一种都值得记录下来。何伟的三部书之被称之为“中国三部曲”从观察的角度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阅读《奇石》是我曾写下来这样的笔记:对于非虚构写作来说,在本书序言中,何伟回忆了自己进入非虚构写作的经历。这为我如何理解何伟的视角提供了一些可循之迹------“去掉多余的形容词,尽可能的去掉”。这一句话让我想起了海明威。不加修饰和注重第一感受的写作方法更考验作者的耐心和观察,因为它需要作者介入的深度和平静,读者的情绪是不能把控的,而让作者能让读者平静下来阅读的办法只有让文字更加的沉静。以及更加冷寂和不带情绪的观察。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的阅读会让我想起莫理循这个人。在《1894,我在中国看见的》这本书里也详细记录了莫理循由北至南行走中国时的所见与所闻。从非虚构来讲,对比何伟与莫理循这两个人,他们整整相隔了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但他们关注的是同一块大地的故事,在读完莫理循在1896年前后写作的游记后,再跳转到1996年左右的涪陵、2010年左右的温州。我循着这些不同的眼光,找寻这些问题的提出者。然后将这些问题集中到孔飞力的《中国现代化的起源》这本书中提出的三个问题上。
“------你要大老鼠还是小老鼠”。这是何伟《奇石》中的第一篇的第一句。
这段经历来自何伟记录的广州附近一个名为罗岗的地方,在一个餐饮一条街上,何伟艰难的用啤酒吞下一块鼠肉,旁边的食客及店主热情的推荐说:“吃了这个肉可以治疗秃顶的,并能白发变黑发,但是对于你,还不好说!”
何伟后来这样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不论大老鼠还是小老鼠,都是老鼠,客气的一点是称谓是啮齿类动物,通俗点说法是-----耗子。这些本质不会更改。重点在于选择。
何伟选择了一只小一点耗子来吃并体验治疗秃顶的传闻!至于效果,他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