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对我用心的老朋友,我自然是要多一份用心,少一份迷信,多一份宽和,多一份辩证。
不用完全去约束我自己,去苛责我自己,她也认可这一点。
不用多想了,万事万物辩证以待,不用迷信主观上的专一,而要尊重人性。
我可以变得更宽和慷慨,如同果汁发酵后的老酒,对待老朋友多一份感情。
但对于我自己的秉性,我也该客观看待和完全尊重。
还有在人性这一点上,不是你全心全意的去信赖一个人,迷信于他,对他专一,对他忠贞不二,他就会全然的以相同的方式来回报你。即使他这样做了,也是彼此有负于彼此自己最心底的潜意识,限制了自己的意识发展,沉陷于主观的单一,就像是又掉入了感情的陷阱,这次这陷阱不是他人故意为之,反而是自己心不甘情不愿主动跳的,但为啥心不甘情不愿呢?那是分明明白这不对。
人性的,彼此的,条件的,环境的,全面的,客观的,现实的,那不同。
你以为的他,不一定是你以为的,过去未免有判断失误,而且我怎能轻易相信过去太过主观意识的人与我同的判断?真实是,人不同。
这个不同不仅在于,从小彼此的生活环境,接触到的人不同,直到我们见面的那时,我们已经更换了无数个生活圈子,无数个不同的人,彼此心里怎么想,自然大相径庭。即使主观上表现出来的一致,可里面是不同的。
另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彼此对于每句话每个词语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整合起来可能就是另一番意境,但说起来就是这么个意思。不用刻意去够这个意思,或许你以为的你理解的他并不是这个样子,太过违心去追求同化,反而南辕北辙了。
第三个,人性善恶难辨,如果不违心,真不用去苛责彼此不是完美的、纯粹的好人。如果这么去要求别人或者要求自己了,那就是无知你愚昧,太不懂人性终究变成可以为人驱使的工具。
唯有宽广的认知和胸怀,客观辩证,不轻信,不轻认,可以让我们在这世上聪明周旋,更为人敬重。
其实我略有一点挣扎,昨夜和她聊天,我将我的部分不合适的反应视作为我人品的瑕疵;我将我下意识又要沉陷于主观仿佛又受到过去的冲击视作为不安定的因素,在部分不太好的情绪之中,我没有加以区分,也不知什么是事实,下意识武断的就给我定性为我人品还有很多的瑕疵,然后又想摆烂,觉得我终究是为了我好……
我没有去客观分析这些情形,这不对。
当我留意到了这一点之后,我就开始分析,分析了以后我就明白了,然后我并不觉得我自己,有很大的过错或者有人品上的问题,有些事情我们能下意识理解,但可能我的表达或许太过直白表露自己,假如说我同时可以兼顾一下其他朋友的感受,换一句话来说,既没有改变我的本意,也没有可能打扰冒犯到朋友,我的朋友我相信他们自然可能会不太在意这一点,他们或许自然的会觉得合理。但如若不是我的朋友是其他的外人,那可能就有点疏远的意味。所以这么来说,我换一句话说是不错的。
而且当我跟我的朋友交流时,因为我们是在电话交流,我和她的声音听起来都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我可能会更留意自己的一些情绪反应,可能这常常是我多虑了,在与朋友交往这件事上,我更应该去宽容对待自己,不必道德洁癖,去严厉强求和苛责自己,这实在不好。
其实昨晚与我朋友的交流之中,对于这一点上。我觉得,我的朋友对待我,或者对待她自己,会比我对待我更宽容。而且他也希望和祝福我这样子,不必老对他人觉得亏欠。这样或许就能自由了吧。
真的啊,我觉得有一些东西,解脱了。
用心,但不要迷信,要客观 宽广。辩证思索真假。尊重彼此之不同。保留几分觉察和距离,或许是更舒适的交往空间。
降低主观上的我认为,主观的代入情感色彩,保留觉察和观察,客观辩证看待,增加客观容错空间,保留良好的交往氛围。
人不可能永远去推翻过去,去掀翻已认定的固化的过去环境,可能真正意义上固化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认识和对待方式,保留几分空间以后你会发现,人终在变。
而一个客观事实是,你如果固化了你自己对过去环境的认识和对待方式,基本上就停留在那个时候了,你无法向前走,甚至无法接受别人的改变,那基本上那个环境已经死在过去了。从那以后你们终将不会有任何交集,也再也看不到对方成长以后新的一面。直到多年以后,你看到对方有了巨大的变化,你才重新以一种新的态度去应对却又有些陌生,恍若隔世,幡然梦醒,其实你是被过去困住了。从离开过去的那个环境那一刻起,他们就覆灭了,过去的一切都留在了你的记忆标本里。不停的给自己定着记忆标本,这样的人也是可惜了。
与其让过去固化,不如与彼此一起成长。在记忆里放下一条新的河道,这是彼此成长的容错空间,普通平凡的日子里,看见对方的历练和改变。
随着岁月长河冉冉西去, 我们在彼此的路途向着终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