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化教学”未来必行之路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对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现提出明确的要求。 “双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对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学生学习为本,努力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程建设力,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才能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音乐学科如何利用好自己的课堂阵地,更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新时代教育的目标要求,是一线音乐教师紧急而迫切的重要任务。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经如火如荼引领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大单元教学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把学科教学,从“小单元”中解放出来,以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建构新的教学系统,把学科教学纳入一个大的教学系统,使之更趋于完美,更趋于合理,更能高效。大单元教学着眼于“大”字,从“大处”着眼,进而也从“大处”着手,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大”,它不再是单篇单章的内容,而是把整个小学段做为一个整体内容进行大框架的解读,再在大框架下建立系统内容和授课内容,它时时审视当下的内容和以前、以后的知识的联系和地位,从不孤立的考虑单个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架构大,传统教学单兵作战,而大单元教学是以每一个学科的教师团队为作战单位,发挥的是每一个人的强项,得到的是合力。第三是教学视野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只盯着知识点、考点,而是“左顾右盼、上挂下连”,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视野从学习放大到了生活,真正实现了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观“学习即生活”。大单元理念与音乐学科专题化教学一脉相承,作为艺术学科的重要一员,如何走出一条科学、有特色的系统化教学之路,更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音乐教学改革道路上的关键。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应具备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包含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部分。但实际教学中,中小学音乐教学仍面临许多困境。
问题一:课程内容缺乏统整性。我国现行各版本教材大多数课程内容音乐本体知识的教学与音乐文化、历史背景的讲解处于互相独立的状态。大部分教材各单元只是基于人文化主题而建构的单元,单元内部常常处于分离状态,课程内容零散,缺乏统整性,不利于学生整合音乐知识,不利于学科素养的集合性增长。问题二: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大部分音乐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教师常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音乐课堂教学方式虽然教师常试图借助多媒体设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但这些教学方式导致音乐教学仍停留在表层,然而真正的音乐体验应该来自学生主动地全面感知音乐。问题三:音乐学习缺乏兴趣。音乐教学从课程内容到实际运用都较脱离日常生活,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也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而降低。中国经典歌曲、中国传统音乐、西方音乐的歌曲学唱及音乐鉴赏其本身具有的音乐魅力确实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但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忽略传统经典音乐饱含的丰富情感,难以领会民族音乐带来的审美体验。
传承经典永恒与紧跟时代步伐是可以并驾而驱的。当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系统分析、整体设计”为特征,以一个主题为核心的学习单元学本教学改革为音乐课堂专题化教学实践带来了契机。如何将这一实践继续推进下去,探索出一条适合音乐学科的专题化教学之路,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继续探索,让专项教学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