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05 一明说心能
学问之道,有学便有问。笔者越是深入学习,越是感受到学习根本方向不在外而在内。学后要践行,就会有各种成果呈现。当成果未能达到自己预期之时,便开始了有疑问。经由问题,来进一步探索答案。学问之无解则苦,学问之有解则乐。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的根本之道就是在寻回迷失的心,让心回家。今日再次拜读了王阳明先生的《寄希渊书》一文,对学问的苦乐之道有了更多的认知。
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实则是心境不同。学问之路(笔者这里特别强求的人生做事的大学问,如何过更有品质的生活?)亦如此。不懂得生活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生活有学问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那么,如何才能获得生活之乐呢?
首先,要忘记或是淡化苦境。如果超越不了苦,那么就无法在根本上体会到乐。当今的社会人,大多说生活苦。固然,生活和工作本身都有一定的压力,因此扼杀了大多数人的乐趣;但大多数人心境调整能力有待提升,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今的快节奏生活无法让人静下心来品味生活,体会诗和远方的意境。久而久之,被工作及生活的各种琐事磨得心烦气躁,但笔者认为,这绝对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们让这颗心迷失了。心不净(静),则难成事。不是生活苦,而是我们无法抑制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当今的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早已俘虏了我们的心。故而我们需要时常保持学习和读书,读书与娱乐相比,读书当然是苦的。此外,读书之苦,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向往俗世的功利。林语堂先生曾说:“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见林语堂《论读书》)读书本是无功利的。带着功利之心读书,读书还有趣吗?还是林老说得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见林语堂《论读书》)。因此,快乐读书求学问的前提就是安顿好那颗动荡不安的心。
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体悟生活。唯有如此,生活之乐境才会如那“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豁然开朗。我以为,体会人生应该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这是一种低级的体验。另一种就是用心来感受,这才是真正的高级的体验。也只有用心来感受生命中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才算是真正会生活的人,此时,生活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当然,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意外”是常有的事情。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需要做好人生的大学问,逐渐学会把一个个“意外”变成一个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