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有感,做班主任二十多年了,我总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的劳作,付出。一直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但经过阅读梅洪建老师的书,让我愿意静下心来思考我的教育工作,让我明白了教育不能一味地低头拉车,还应该抬头看天,不然,站在错误的位置,越努力越目标会越远。梅老师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这本书给我启发很多:
第一、我们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并不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一个人性格形成、习惯、品行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3岁左右,所以我们不能规范孩子的成长,不能给孩子方向,因为我们给的方向不一定是最科学的,应该给孩子的是土壤,然后给与孩子动力,一种流淌在孩子身上的精神。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这应该从两点出发,一是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包括向上、平和。二是优秀的思维品质,即遇到问题,懂得去思考、会思考。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能够用淡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一个具有高水平思维能力,加上具有积极心态的人,这个孩子的成长一定充满动力,一定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用教育的现在指向孩子成长的未来,教育或许本该如此。
第二、用一种好的习惯去代替一种坏的习惯。书上说,教育也有一种手段叫迂回,问题出现了要尽量避免直接扑向问题,而要找到一个边缘的存在,通过这个边缘的存在来激活学生,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内心里都有一个向上的欲望,而发现边缘存在的办法是让这个孩子先动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他们没事做,无事可做,所以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出问题,给班主任找麻烦。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学生,如果说学生刚入学时就把他们看成幼儿园的孩子,那么现在的他们就得被看成大人了。所有的事情,班主任不必亲力亲为,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的放手让他们去干,相信他们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出现问题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不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增加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以前的我总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不但没有解决好问题,学生对我的依赖性更大了。有时候也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对学生就是不放心,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累,忙。我们大包大揽,忘记了学生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书中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有事可做,而这事情应该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是学会用别人的水浇自己的田,也就是学会借力。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够让他人发挥作用,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才是卓越的执行者。一个懂得借力的人,远比只知道死干的人轻松得多,所以有人说:智慧的人是用三流的本事做一流的事。比如说,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可以利用家长来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艺术地处理班级事务;可以团结自己的科任老师,辅佐自己共同管理好班级。可以借助学校领导的特殊身份,参加班内活动并鼓励学生、振奋班风,为我所用。借助外力,成就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就是梅老师为了让班级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又能减轻班主任的负担,他果断地选择了放手,把很多任务放手给学生,让孩子们创造无限的精彩,那就是制作班级名片。为了制作班级名片,梅老师举行了一个“让卫生成为第一张名片”的班会。他就是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讨论出一个班级在短期内迅速拿第一的名片。其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学习成绩,学生感觉哪一项都可以拿第一。梅老师又说,这么多项都拿第一,是不可能的,到底哪一项可以确保拿到第一名,从明天起就可以拿第一。在学生的讨论声中,最终讨论无果。此时班主任提出来卫生拿第一,接下来的问题是哪个委员会有信心为班级争得第一份荣誉,当然,很多委员会都举起了手,怎么办?继续讨论,最后还是有老师决定由荣誉委员会来做这件事,其他几个委员会都不服气,这时老师说:请大家睁开眼睛,拭目以待:如果他们明天能拿第一名,就表扬,继续干,如果没有拿第一,对不起,请下台。让更有实力的委员会上。其实无论第二天结果如何,班级卫生一定会有所进步的。结果第二天班级卫生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绩。尽管很好,但班级荣誉委员会的孩子们还是被赶下了台,接下来的委员会上台自然就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能拿第一继续干,不能拿第一就换人,这样一来,班级的常规工作也就慢慢都有了起色。因为班级的评价是针对集体而不是针对个人,所以即使被赶下台的孩子们也不会也挫败感,相反会将不良的情绪消逝在集体中,因为针对个体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多负面影响的,例如表扬一个人有时会打击很多人,批评一个人有时会形成挫败感。班级名片,其实我们都有,比如我们每个班级富有班级张力的个性名称,比如我们的班级十佳,我们的班级之星,我们的领航之星,我们的读书之星,我们的书法之星……这些都是我们共有的班级名片。任何一个团体都是在竞争的合作中取得进步和荣耀的。
我个人认为应该放平心态,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和责任心,幸福的工作,快乐的生活,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童心的世界中做一个轻松快乐的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