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看似理由无懈可击,但是隐藏假设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没有发现的话,就会掉进陷阱中。而隐藏假设的类型分为两种: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第一种假设:价值观假设,它是关于一种价值观比另一种价值观更重要的假设。例如自由比秩序更重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等。
比如,某评论家说“雾霾危害健康,我们宁可放弃经济发展也要治理雾霾。”这句话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可以看下面的分析
结论:宁可放弃经济发展也要治理雾霾。
理由:雾霾危害健康。
价值观假设:保证人民生命健康比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重要。
在这种社会问题的辩论之中,通常会选择一种价值观而排斥另一种价值观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这样可以在无形之中俘获同一立场的所有受众。但是会把自己放到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之中,结论争议过大,容易受到质疑。
而如何发现价值观假设呢?有两个方法:
1、了解对方的背景
如果是热点文章,可以乐队几篇作者过去的文章,这些都可以帮助你了解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2、反向思考
想一想,如果你采用相反的观点,那么突出的是哪些价值观。
第二种假设:描述性假设。它是关于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是怎样的假设,是对一些客观描述的假设。
比如说“我觉得小王应该是感冒了,因为昨天降温,它衣服穿少了”。这就存在一种描述性假设,认为感冒和降温带来的着凉有着必然联系。但其实感冒是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跟温差没有必然关系。
而如何找到描述性假设呢?可以向自己体温:理由和结论之间在逻辑上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如上面的例子,结论是“小王应该是感冒了”,理由是“昨天降温,它衣服穿少了”。为什么降温的时候衣服穿得少,就会感冒呢?这样一想,就知道,降温时衣服穿得少暗指人民俗称的着凉,而我们常把着凉和感冒误认为是同一回事,所有就找到假设所在了。
努力发现论证背后隐藏的假设,对我们论证质量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发现都大有帮助。如果我们不去发现,就会被“降温引起感冒”这样的说辞洗脑,从而默默接受了着凉是引起感冒的原因这样一个错误观念。
文章来自“圈外商学院”L1课程的独立思考,自己边默写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