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论文,描述了一种被他称为“比特币”的电子货币及其算法。比特币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比特币和区块链就是中本聪天才般的突发奇想,如同从石头缝里凭空蹦出来的孙悟空,那就太过简单了。
从1980年代开始的二三十年间,众多追求建立一种密码学货币的先驱们,就一直在不断的挑战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尝试建立自由电子货币系统。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职业甚至种族,但却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和信仰,就是密码朋克(Cypherpunk)。
所以谈及区块链和比特币的缘起,就不能不谈到这个词——密码朋克(Cypherpunk)。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就是一个密码朋克,维基解密(WikiLeaks)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也是。
那么究竟什么是密码朋克(Cypherpunk)呢?
Cypherpunk 这个名称是从这两个单词而来:cipher和cyberpunk,是1992年Eric Hughes, Timothy C. May , John Gilmore 和 Jude Milhon等的一次聚会中提出。同年他们创建了加密电子邮件系统“密码朋克邮件组列表”(Cypherpunks mailing list),用于匿名讨论密码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问题。(邮件组类似QQ群或者论坛,只不过是用邮件发言。美国学术界或者企业界交流很多都是用邮件群。)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就是发表在类似的"密码学邮件组列表"里。
Eric Hughes在1993年发布的《密码朋克的宣言》(A Cypherpunk's Manifesto),则宣告了密码朋克正式成为一项运动。其中阐述了密码朋克的目标:
“电子时代, 隐私是开放的社会不可或缺的…… 我们不能期望政府、企业或其他大型 的匿名组织保障我们的隐私…… 如果期望拥有隐私,那么我们必须亲自捍卫之。我们 使用密码学、匿名邮件转发系统、数字签名,以及电子货币保障我们的隐私。”
数字货币、区块链的技术和文化根源就是密码朋克运动,下面是其发展的大事记:
1970s:密码学民用化
1980s:David Chaum 提出中心化的数字现金(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对其浓彩重墨)
1992 :Eric Hughes 开发crypto匿名邮件组列表
1993 :密码朋克宣言
1997 :Jim Choate 和 Igor Chudov 建立Cypherpunks Distributed Remailer
1998 :戴维Dai Wei(华裔)提出匿名、分布式的B-money。
2001 :Bram Cohen 创造 BitTorrent(前几年大热的BT下载)
2005 :Nick Szabo提出比特金Bitgold(最接近比特币,但Szabo擅长理论研究而不是编程实现)
2008 :中本聪发明比特币(Bitcoin)
2010 :维基解密事件
2015 :以太坊(Ethereum)
其中下面几位值得特别讲述,因为他们都为比特币关键技术做出了贡献:
亚当·拜克(Adam Back)在1997年发明的哈希现金(Hashcash)算法机制
今天无数的电力耗费在比特币挖矿上,就要拜 Adam Back 所赐。是他与1997 年提出了 HashCash 的算法机制。他的本意,是为了实现电子邮件的可信。发送电子邮件之前,需要运算一个数学题,这样发送大量垃圾邮件就会成本巨大。 这个思想,就被哈尔芬尼借鉴用来做可重复的工作量证明机制,随后,又被中本聪用到比特币中,完美的解决了拜占庭问题。
比特币为人诟病,最大的也就在于工作量证明,因为耗费能源太大。但中本聪早早就提出来了:只有大的矿机节点才会用于挖矿,大部分使用者只是做交易。
1998年,戴伟(Wei Dai)(华裔)提出了匿名的、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 B-money
1998 年 Wei Dai 提出了匿名的、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B-money。分布式思想是比特币的重要灵感来源,在比特币的官网上,B-money被认为是比特币的精神先导。
B-money的设计在很多关键的技术特质上与比特币非常相似,但是不能否认的是,B-money有些不切实际,其最大的现实困难在于货币的创造环节。
在B-money系统中,要求所有的账户持有者共同决定计算量的成本并就此达成一致意见。但计算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而且有时并不公开,计算量的成本这类信息并不准确、及时,也难以获得,因而B-money很难成为现实。
(以太坊的最小单位wei就是以戴维命名的。)
2005 年哈尔芬尼 Hal Finney 设计了工作量证明机制(PoW)的前身“可复用的工作量证明”(RPOW)
哈尔·芬尼(Hal Finney)将哈希现金算法改进为的“可复用的工作量验证(Reusable Proofs of Work)”,他的研究又是基于达利亚·马凯(Dahlia Malkhi)与米迦勒·瑞特(Michael Reiter)的学术成果:拜占庭容错机制(Byzantine Quorum Systems),他成功解决了“双重支付”的问题。
当电话发明时,第一个电话是贝尔打给他的助手沃森: “沃森,快过来,我想见你。”哈尔·芬尼就是中本聪的沃森,因为比特币的第一笔转帐就是由创始人中本聪发送给芬尼10BTC。
后来哈尔芬尼挖矿又陆续获得了几千枚比特币,但他随即停止了挖矿,因为他发现电脑太热了,他舍不得自己的笔记本。
天妒英才,哈尔芬尼后来得了一种病,ASL,也就是霍金那种病,在坚持了5年后,于 2014 年去世,时年 58 岁。
哈尔芬尼死后身体接受了人体冷冻,也许几百年之后,他还会醒来,那个时候,也许地球上没有中心化的组织,而比特币已经成为主流货币之一。
非对称加密、点对点技术、哈希现金这三项关键技术没有一项是中本聪发明的,但最后摘取桂冠的却是他,这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是因为中本聪恰好具备发明比特币的全部素养,他既是橄榄球员,又是田径好手,更关键是他还是编程大师,能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正如戴伟评价说:“要想开发出比特币,必须得:1、对货币有非常深入的思考;2、要了解密码学;3、认为比特币这样的系统从理论上是可行的;4、要有足够的动力去将这个理念开发成实际产品;5、编程能力出色,能保证产品安全;6、有足够的社交技巧,才能围绕这个产品建立一个成功的社区。密码学圈子能符合前三个条件的人就已是凤毛麟角。”
中本聪是比特币的发明者,更是一个踏着前辈脚步的集大成者。
参考:
3、什么是密码邮件组
5、密码朋克的宣言A Cypherpunk's Manifesto
6、《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