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
这里是我们的新专栏——《老王家书》,一位准奶爸从胎教抓起的美育启蒙。
老王,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作品多次参与国内外展览,包括第 55届威尼斯双年展,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等。现任源未文化设计总监。今年他即将拥有一个新的身份,新手奶爸。
在孩子即将出生的日子里,他开始思考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究竟该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美育启蒙。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了家书,期待孩子到来后,能一一说给TA听。
以下是老王写给他的孩子球球的第三封家书。
亲爱的球球:
上回我们说到原始人叔叔阿姨在打猎采摘之余画的动物壁画,今天我们来猜一猜这些叔叔阿姨为什么要画这些动物呢?
贡布里希爷爷说,这是一次巫术活动留下来的。
什么是巫术?对于原始人来说这些动物很难抓,所以他们就想办法,把这些动物画下来,然后对着画上的动物暴打一顿,觉得这样之后再抓他们就容易多了,可能他们觉得这样动物们就被打服了,或者已经受了内伤了。这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巫术。
是不是觉得原始人傻傻的,其实他们的这种认为画的(牛)和真的(牛)之间有某种联系的想法我们也有。
比如我们自己的肖像照片,一定不忍心戳坏肖像的眼睛,甚至会觉得这样做好像会对本人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但在一张白纸上戳几个洞可能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直到今天,这些从原始社会就开始的巫术体验依然存在。
在香港那个地方保留了一种民间习俗叫做“打小人”,人们把制作好的纸片小人当做坏人,对着纸片又打又骂(就像原始人对着壁画中的牛又打又骂一样),人们觉着这样坏人真的就被惩治了,也就不会再捣乱了,和公牛一样被打服了(在以前打小人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多见于“惊蛰”这一天)。
你的爷爷在家里还供奉着几尊菩萨像,平时烧香拜佛的时候他也一定觉得菩萨就在那里。
有一段时间爸爸觉得这些都是“封建迷信”,很不喜欢。后来遇到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出现,在这种紧急关头,却又特别希望能有个可以庇佑自己的神明存在。所以有的时候不是因为先相信了才去相信,而是因为想要相信所以选择了相信。
球球听不懂没关系,我们来说说你将来要玩的过家家,也会有这类巫术的感觉。
你应该也会有一个自己的洋娃娃,会给他吃、给他喝,悉心的照料他,还有可能给他换尿布。
这种想象的能力随着你的年龄增长,会有不小的变化:
在你18-24个月大的时候,给娃娃换尿片,需要一个真实的尿不湿;
24-36个月大的时候,你就可以用一个玩具尿片来假装换尿布了;
36-48个月大的时候,一片摸起来很像纸尿裤的纸巾,都可以被你拿来当尿片了。
再大一点,48个月以上的时候,你就不需要任何东西,凭空就可以给娃娃换好尿片了。
尿布虽然没有了,但你却慢慢长大了。
其实你也知道娃娃并不是真的人类,尿布不是真的尿布——就像原始人叔叔阿姨也知道他们画的牛不是真的牛一样,但在你沉浸在照料娃娃的感觉中时,这个娃娃隐隐的就有了真娃娃的灵性。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外国小朋友,他在给狗狗打针,他一定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优秀的医生,虽然他的狗不知道什么原因吓得紧闭双眼一动不动。也许他的狗狗真的病了,而他一定相信他这一针下去,狗狗的病很快就会好了。
再比如这两位小哥哥,很显然他们在扮演警察,为大家展示的是一家叫做“吧啦啦”的服装店,虽然不知道这个服装店是他们俩用业余时间开办的,还是用业余时间当城管没收来的,但从他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满意足,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手握一家服装店了。
当然,玩过家家游戏最厉害的小朋友当然是阿拉蕾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介绍给你认识。
过家家、打小人这些是不是和上面说的原始人艺术家做的事情很像?那是因为人类总会觉得图像或物品和真实的东西之间有某种感应。不管大人小孩,原始人还是现代人,作起“妖”来大家都是认真的。
但或许就是这种"作妖"产生了最早的艺术啊。
除了贡布里希爷爷以外,还有很多爷爷也说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觉得艺术的起源可能是别的。
比如席勒爷爷就说艺术起源于原始人做游戏。他说这些原始人在没事干的时候就玩:捏捏小泥人、给家里的盘子碗画画花纹、做做小首饰什么的,艺术活动就这么慢慢的开始了。
这似乎也是个不错的开始。
以上我们猜想了这些原始人叔叔阿姨画壁画的原因。但那个时候连画笔和颜料都没有的卖,这些壁画又是怎么画成的呢?这个问题,爸爸留到下一封信再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