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二十一-论阳明心学的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阳明先生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阳明心学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看过很多对龙场悟道和阳明心学解读的书籍,传统的解读基本是以程朱理学为参照,或者说是儒家角度的解读。但是我认为如果不引入佛学和道家的观点,是无法充分理解阳明心学的。《传习录》是王阳明口传身教的著作,要了解阳明心学,也许研读《传习录》是最好的方式,虽然我也只是理解了皮毛,但是毕竟研习多遍,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心外无物: 阳明心学强调心外无物,心即理。从儒家的角度来看,这是对程朱理学的大胆挑战。《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是放在最前面的。格物,是从各种事物中寻求其原本的理,如此就把心与理分开为二了。程、朱主张格物就是格尽天下的事物,简单说就是向外求。但阳明先生认为天下事物如何能格尽?比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如今你如何去格?因此只能向内求,内心的良知就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道理和依据。比如侍父,不是从父亲那里求得孝的道理;事君,不是从君主那里求得忠的道理;交友、治理百姓,不是从朋友和百姓那里求得信和仁的道理。孝、忠、信、仁在各自心中。心即理,没有被私欲迷惑的心,就是天理,不用到心外强加一点一滴。用这颗最热的心,表现在侍父上就是孝,表现在事君上就是忠,表现在交友和治理百姓上就是信和仁。只在自己心中下功夫去私欲、存天理就行了,这是把心与理合二为一。

从儒家角度来理解心外无物,道理虽然是通的,但确实有些晦涩。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心学理论,影响了无数伟人。从曾国藩到毛等伟人,甚至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中的两位,还有领导两家世界五百强的稻盛和夫。心学的博大精深,光从儒家角度参悟是远远不够的。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和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的顿悟有相似之处。释迦摩尼参悟出宇宙空性的道理,世间万物,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用的是内观的法门,也就是内观己心。只是从内心追寻,就可以参悟宇宙的道理,可见这个“心”,它不简单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一种精神实体。心即宇宙、宇宙即心,心是宇宙在每个人身上的投射,而宇宙是心的本体,这才是心外无物的真相。不要觉得这是迷信,科学已经研究出意识和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佛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像爬喜马拉雅山一样,一个从北坡往上爬,一个从南坡往上爬,总有一天两者要会合的。人类的“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爱憎?世间万物到底是按什么法则在运行?也许最终给出答案的自然科学,只是在验证佛学的博大精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花在心中: 阳明心学常被引用的典故,是王阳明与友人游南镇时发生的。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大多关于阳明心学的书籍,是这样解释的:“当未看花时,心不起作用,也就没有花,当看花时,花才显现出来。也就是看花的时候才有花,不看的时候此花自然不在我们心中。”我觉得这样的理解偏颇很大。阳明先生的真正意思,应该是:“无论看与不看,此花都在人的心中,因为心即宇宙,万物皆在宇宙之中,万物也自然在心中。只是当人的意识关注到此花时,才能明白此花不在心外,也即心外无物的道理。”

致良知: 对阳明心学的解读,离不开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是阳明心学的经典,大意是说心的本来面目是没有善或者恶的,当我们有善恶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有了念头。而良知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所以我们要为善去恶,也就是要致良知。人生下来时,整个心地都是纯净的,安静的,与天体没有二致。受了外物感触后即产生运动,在运动中,精神上随之有了反映。反映于心便产生了喜爱、厌恶、欲望 、杂念。人的理智被外物所迷惑,渐渐远离了心之本体,天性障蔽了,良知消失了。于是,便有了圣人教化人类的愿望和业绩。这种教化功夫所向,并不是象射线般无限延长,而是在沿着一个圆周轨道将人性导向人自身原有的本体之中。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世间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从佛学的角度理解,“良知”即禅宗的“明心见性”,就是以心为理,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常常心下自省,让己心不被外物所迷,或者从被外物所迷中再回归到本心,就是致“良知”。禅宗讲“内观”“顿悟”、道家说“自然”、儒学推崇“诚意”“正心”,其实都是致良知的法门。天地如果没有人的良知,也就不可能成其为天地了。天地万物与人原本一体,其最精妙的开窍处是人心的一点灵明,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都本是一体。所以,五谷禽兽 等皆可养人,药石之类皆可治病,只因同为一气,所以能够相通。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事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知行合一: 王阳明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而是把知与行合二为一,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圣贤教与知和行,正是要恢复原本的知与行,并非随便地告诉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所以,《大学》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启示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知与行。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就马上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心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心去讨厌。一个人如果鼻塞,就是发现恶臭在跟前,鼻子没有闻到,根本不会特别讨厌了。亦因他未曾知臭。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再如知痛,绝对是他自己痛了,才知痛。知寒,绝对是自己觉得寒冷。知饥,绝对是自己肚子饥饿了。知与行怎能分开?这就是知与行的原意,不曾被人的私欲迷惑。

从道家的角度来理解,知行合一就是道法自然的意思。世间之事,顺应自然就是大道,不需要考虑太多该知还是该行的问题。顺应自然就是顺应宇宙,而宇宙即心,所以顺应心也就是顺应自然,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如此知与行自然就合一了。世人总是有分别心,而分别的念头一起,心就不正了,也就无法致良知,知与行也就脱节了。所以禅宗三祖僧璨在《信心铭》里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又比如那句经典:“与有情人,做快乐事,不问是劫是缘。”道理都是一样的。不过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致良知,如果良知不在,那么知与行就都偏离本心了。

心学之再总结: 阳明心学,是贯通儒释道的经典学说。它告诉我们天地万物与人本是一体,心是宇宙的投射,宇宙是心的本体,所以心即宇宙。而宇宙万物的道理就在人的心中,是故心外无物。良知是人心固有的,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万事万物真理的认识。而世人容易被外物所迷惑而丢失本心,所以我们只需要向内求,回归本心,知行合一的为善去恶就足够了。只要常常心下自省,让己心不被外物所迷,或者从被外物所迷中再回归到本心,就是致“良知”。禅宗讲“内观”“顿悟”、道家说“自然”、儒学推崇“诚意”“正心”,其实都是致良知的法门。

心学无处不在: 阳明心学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无处不在。就拿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来说,读书工作事业家庭、房子车子还有票子,奋斗到后来发现原来幸福感的真正来源是内心的宁静平和。我们向外求了一生,才意识到回归本心向内求才是真正的法门。其实阳明心学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心就是宇宙,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而心外无物,所以追寻自己的本心才是顺应天理的大道,我们忙碌的一生都只是被外物迷惑了本心而已。

我遇到过一些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原因大都是童年时期在单亲家庭长大,或者隔代抚养,再或者父母有一方或两方要求特别严格造成的。而我发现她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基本是寄希望遇到什么样的人来给自己安全感,其实这真是大错特错了。根据阳明心学,万事万物都在心内,没有安全感的本质也是心被外界所迷,所以再向外界求是没用的,根本办法就是致良知,让自己的心回归本来面目。世间之事,其实大都而已,无论家庭还是事业,无论感情还是健康,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回归本心向内求,我不敢说阳明心学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但一定是最符合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法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心情愉悦的正在享受一杯好茶,突然接到一个烦心的电话,马上心情就不爽了,而茶也就不是好茶了。可见万事万物都受心的影响,心静的时候是好茶,心被干扰的时候同样的茶就失去了味道。了解了这个道理,就要时时内观己心,不要让心被外物迷惑而失去了本真,如果那样的话我们所做的事情也就失去了本真,没有任何意义。

保持心的本真和纯正,也就是阳明先生教导我们的致良知。人的是非之心,根本不须考虑就能知道,根本不须学习就能具备,这就是所谓的良知,只是容易被外物迷惑。良知存在于人心之内,没有圣贤和愚笨的区别,古今天下都是一样的。世人只要一心致其良知,就自然能辨别是非,具有共同的好善厌恶之心,待人若待己,爱国如爱家,从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若能如此,个人幸甚!国家幸甚!世界幸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7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56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0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6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8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5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0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9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