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以一种魔幻片的视角描绘了北京城未来的生活场景,科技的发达使得人们之间的阶层分化更加明显。空间的折叠实际上也是一种人的折叠,而在这种被折叠的时代,实现空间跳跃的途径依旧是教育,生活在第二空间雇佣老刀送信的人是一名研究生,成功从第一空间进入第三空间的老葛也是受过高等教育,曾经是第三空间的精英。老刀深知自身已经失去了跨越阶层的机会,便拼尽全力前往第一空间送信赚取糖糖上幼儿园的费用。这也是当前社会的真实写照。
与其说是对未来的描绘,不如说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剖析。把社会中隐藏在缝隙中的深度意识,挖出来折叠成一座城市展现在你的面前。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的未来,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所体现出的是一种悲观的态度。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本质上并没有使人人自由而富裕,人工智能也没有改变人类。社会是由人类所组成,人的本性不变,充满竞争的社会机制就不会改变,优胜劣汰始终存在。在优胜劣汰下产生的阶级固化越发明显。
回归到当下,不管未来是如何发展的,此时此刻决定未来的每时每刻。此时的你勤于健身,未来你身形较好;此时的你热爱阅读,未来的你思路清晰;此时的你奋斗不止,未来的你坐看风起。
情节梳理
北京折叠中,描述的是未来北京城的科幻生活场景。但是其内核还是与现在有着一致关系的。
《北京折叠》中,北京城被建造成了一个折叠城市,分为三个空间。从第一空间到第三空间,居住的人群也是从高到底的划分。而这种空间的人群阶层划分,与北京从一环到七环的生活空间与人群的划分是相似的。
主人公老刀四十八岁,是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做了二十八年的垃圾工,辛勤工作。父亲是建造这座折叠城市的人,并且在城市建造完成之后,在千万民工的激烈竞争中留在了这座城市,成为了一名垃圾工。这是老刀的父亲所引以为傲的。
在老刀的心中,对这份工作没有什么特殊的骄傲或厌恶。唯一的心愿是将小孙女糖糖送去一个能教音乐和跳舞的幼儿园。老刀要去第一空间送一样东西,送到了挣十万块,带回回信挣二十万。二十万将支撑起糖糖去幼儿园的费用。
老刀费劲全力前往第一空间送货,只为赚取20万,送孙女上一个好的幼儿园。老刀想让孙女成为像第一空间的女生一样,穿漂亮的裙子,过上轻松舒适的生活。
送完信老刀开始前往第二空间,继而回第三空间。
凌晨六点,转换的时间到了。白发老人的演讲稿出了问题,必须要在第二天宣言向全世界宣读前将问题改正重新印刷,转换被推迟。
凌晨六点十分,问题解决,地面开始动了,转换开始。老刀爬入土层缝隙准备爬进第二空间。
老刀爬入土层缝隙等待转换。另一边白发老人的演讲稿出了问题,必须要在第二天宣言向全世界宣读前将问题改正重新印刷。已经开始的空间转换被停止,老刀迅速从缝隙中爬出。转换停止时,老刀的腿还在缝隙中,被合拢的土壤挤压无法动弹。
半个小时后,宣言的问题解决了,转换又重新开始了。老刀只能拖着供血不足已经受伤的家爬向第二空间。继而回到第三空间。
看着糖糖手舞足蹈的样子,老刀觉得,她会成为第一空间的人。
内容摘抄
大地的两侧重量并不均衡,未来平衡这种不均,第一空间的土地更厚,土壤里埋藏着配重物质。人口和建筑的失衡用土地来换。第一空间的居民也因而认为自身的底蕴更厚。
老刀从小生活在第三空间。他知道自己的日子是什么样,不用彭蠡说他也知道,做了二十八年垃圾工,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一直做下去。他还没找到可以独自生存的意义和最后的怀疑主义。他仍然在卑微生活的间隙占据一席。
他有一种恍惚的感觉,站在角落里,看着会场中央巨大的吊灯,像是被某种光芒四射的现实笼罩,却只存在在它的边缘。舞台中央是演讲的高台,背后的布景流动播映着北京城的画面。大概是航拍,拍到了全城的风景,清晨和日暮的光彩,紫红色暗蓝色天空,云层快速流转,月亮从角落中升起,太阳在屋檐上沉落。大气正中的布局,沿中轴线对称的城市设计,延伸到六环的青砖院落和大面积绿地花园。中式风格的剧院,日本式美术馆,极简主义风格的音乐厅建筑群。然后是城市的全景,真正意义上的全景,包含转换的整个城市双面镜头;大地翻转,另一面城市,边角锐利的写字楼,朝气蓬勃的上班族;夜晚的霓虹,白昼一样的天空,高耸入云的公租房,影院和舞厅的娱乐。
只是没有老刀上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