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1.1知识管理的三个维度
- 数据管理维度:为知笔记分几个文件夹,怎么分比较好。
- 信息管理维度:怎样做读书笔记,怎样运用GTD;我看了大量这种工具书,就是学习怎样做好笔记,怎样做好时间管理。
- 底层规律维度:认知深度,也就是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探索更普遍的规律与结构,这也是作者提出的“临界知识”,包括了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务?。。。
什么是底层规律呢?作者举了一个让我很惊讶的例子。他说他第一次要写一篇营销文案,他没有着急去搜索怎么写,他首先想营销文案的本质目的是什么,他认为是和读者建立信任,那么怎样建立信任,他阅读了构建信任的心理学书籍,并且仔细分析成功营销文案应用到的心理学原理,再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应用这些心理学成果在文案上。
我按我的理解,再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有的人擅长考试,因为他掌握了老师出题的规律,老师想考什么,为什么考这个,然后有侧重的复习,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大的产出。当然这也是一种讨巧的方式,只是想举个例子说明下;又比如说,你说你懂了某个人做事的套路,你能猜出他接下来的行为反应,也就是说你理解了这个人的行为模式;还有我学习的design thinking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做事的思路,拿到一个项目,首先通过观察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不断的问why来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
中国的教育体系里是几乎没有这种认知深度训练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读了这么多年书,进入社会后依旧是个巨婴。看到一个现象,立马就群起风之,当年抢盐也好,还是留学生杨淑平的事情也好。所以如果有这样的教育课程,能够让更多通过认知层面去理解问题,对个人素质还是各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储备,都有积极意义。
作者说,底层思考训练三年,比10年工作技巧的人成长都要快。如果解决思路的方法没有改变,学了也是无效的。
1.2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不要急着自责自己傻,没别人聪明,事实上是我们努力错了地方。还是举例说明吧。
比如,如果我去做旅游产品策划,我该怎么做呢,不是去搜别人怎么写怎么做,而是首先要了解用户旅游的痛点是什么?如果用design thinking的思路来做,那就是:
1)观察:他在朋友圈po的旅游图文是什么,全部截图,观察下过去与现在的po文有什么变化。横向比较其它人的po文,找到大家希望展现的或者表达的东西有没有趋势上的变化。
2)Interview:问为什么要去旅游开始,在什么样的情景下想到了去旅游,他以往旅游的体验是怎样的。如果被访问者有淘宝链接和旅游日记,那就要拿过来看看。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找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状态是什么,痛点是什么。而这种心理和自拍发朋友圈之类的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这方式就是design thinking思维的运用,也就是通过现象去看到本质。任何产品策划的时候,都可以运用这种思路,只是可能工具上有变化而已,比如再加个问卷调查之类的。所以我们不要陷入不断去学习新知识,比如新工具,更重要的是你掌握design thinking的思路了吗?
为了运用这本书里的知识,这书看得极其慢。但在该慢的地方慢是值得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