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去看了这部电影,其实网上已经有出现盗版资源,但是还是想去影院支持一下,这种为国产电影指正方向的好电影。如今市场经济,消费社会,群众才是大众文化的引导者,任何欺骗、消费群众的作品都终将湮灭。也许迷惘一时,但最终,我们都会选择更加优秀的为群众发声的作品,市场决定方向,小小一份子的我们,亦要去尽力引导这个市场。
从《印度药神》到《我不是药神》,从程勇整个角色的改变与成长,一开始的为利益为自己,甚至有着某些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如打老婆,许多无赖的日常行径,赚钱时高高在上的姿态,发工资时仿佛施舍的嘴脸,都是让人讨厌的。而电影后期,程勇在印度街头满是烟雾中见到印度的“神”穿过街头,贫困的印度人民一脸安详,这里是他的转折点,在迷惘模糊的现实世界,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神”,之后的程勇则是那个感动所有人的无私的程勇了。这样的转变让我们感觉更加生动真实,并且催人泪下。正如其片尾曲唱的:“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这部电影想塑造的,是一个平凡人的伟大,而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由此看出电影野心不小,它不只是想歌颂一个人,而是想把你,把我,把社会中所有小小的你和我感动,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尽力而为,为这个存在着许多不足的现实世界贡献出力量。我们不需要是神,而平凡的我们,也可以有力量。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许多人说它可以与韩国《熔炉》《素媛》等比肩,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勇敢揭露现实,改变现实,为人民发声的好的方向。在我看来,它亦注重拉近电影与观众的距离,是要长久与群众保持紧密关系,让我们感同身受,以平凡人的力量成就伟大。
尽管主角原型程勇在采访中表示对这样“污名化”自己而感到不适并且反对,但电影本身需要的情节性似乎不可避免的要对人物进行这样的塑造,表现其成长,表现其“真实”,而真实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也许,电影中的“程勇”才是真实的,现实中的程勇,亦不可能袒露出自己所有的“真实”内心。电影《二十二》亦是揭露现实,暴露历史的好电影,然而它的影响力,绝不可能有《我不是药神》这般巨大,即使各方推动,它始终是小众的。并不是说小众不好,《二十二》同样是可以留名影史,不会消亡的,因为它是一段历史。究其原因,大抵还是纪录片形式导致电影的情节性不够,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观众,都可以去接受,吸收这样一段沉重。这里并不分优劣,只是站在大众文化角度,能产生更大影响力的《我不是药神》,其情节性的改编,我认为是值得的,毕竟当下的影响与好的切实的改变,更令人欣慰。
电影除了内涵足够丰富,其本身的情节、节奏、演技等细节都是优秀的可以调动观众的。《药神》能成为优秀的电影,很大的功劳在于其真实,每个角色蜡黄着皮肤,毛孔粗大的暴露在镜头之下,那样写实的混乱肮脏的印度街头,挂着一头头血红色猪的店面,病人们充满绝望与渴望的眼神……这才是我们的真实世界。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不能总是阳春白雪高高在上,隔着一张官方的虚伪的面具,假装把美颜后的“真实”给我们看,偶尔给一点苦头来表现不易,来促进美丽主人公们的强说愁的故作呻吟。电影本身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类型,它应该始终为大众服务,反映现实,努力建设正确的精神文化,而不是成为消费社会资本家的工具。
喜欢电影的举重若轻,更显格局。其蕴藏在轻松幽默环境下的沉重现实,总是在欢乐之后给你钝重一击,一个橘子,一头黄毛,一张车票,都让人泪流。这样带着喜剧面具的沉重,主要集中在电影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相当于直抒胸臆了,亦是最催泪的部分。虽然我也非常投入地哭的不能自已,但还是更欣赏那种笑中有泪,苦中作乐的幽默,但是沉重疼痛的现实,似乎是不好谈幽默的。《药神》是有讨好好观众的成分的,但这也是它爆发以及影响大的原因所在,所以值得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