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的时间,每天2-3小时,终于把《幽暗国度》看完了。说真的,如果不是参加了读书营,我不会这么仔细地看一本非虚构文学作品,它甚至可能都不会进入我的书单。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在印度游历一年的所见所闻,但却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书里内容很多,读起来颇有收获,作者以刻薄出名,文字间展现着别样的幽默。
为了方便回忆,特汇总读书笔记如下:
【序曲 申请一些证件】
这一章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作者与海关打交道的部分。作者到达孟买港口,他准备带两瓶红酒入关,但是海关不放行。他打听了才知道针对酒类入关有专门的运输准证。他来回往返几个部门,折腾了几天,才办好了运输准证。在此期间,他彻底见识了印度公务员的推诿和不作为。
【第一章 想象力停驻的地方】
作者自嘲自己是夹在两种文化中的人。他从小生活在特立尼达岛,虽然身处异国,但这里的印裔很多,形成了相对浓厚的印度教氛围。作者的外祖父、外祖母仍尽可能保持着印度教的习俗,虽然他不是很能理解,甚至觉得有点可笑,但毕竟从小耳濡目染。和很多印裔一样,作者长大后到英国读书并留在英国工作,虽然经常受到歧视,但他的意识和习惯已经逐渐西化了。
【第二章 阶级】
3000多年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形成了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即种姓制度。该制度将人民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以及人民之外的贱民。其最初的目的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印度独立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实际上该制度仍主导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场大亨一天到晚窝在狭小简陋的办公室,年轻企业家依旧睡在人行道,婆罗门制造商不会让儿女介入自己从事的这个低贱的行业,以免“被污染”了。作者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展示了在现代商业制度的冲击下,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和阶级意识使人们出现了很多怪异行为,揭露了人们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不一致。
第三章 来自殖民地的人
作者通过对印度人随处大解的现象,抨击了印度的公共卫生,由此引出了印度阶级制度对公共领域改革造成的危害。究其根本,是印度人固有的歪曲的本事——自古至今,印度人总是试图吸纳外来观念,然后加以摧毁、废弃。
而甘地就是这种印度式歪曲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甘地是一个革命战士,他提倡尊重人性尊严,提倡公共卫生改革,但讽刺的是,印度人敬仰他的人格,但对他一生所传达的讯息则完全忽略,可以说,甘地在政治上是成功的,但是在改革上是失败的。
第四章 追求浪漫传奇的人
作者临时租房,认识了房东马辛徳拉太太,她生活富裕,思想活跃,向往西方的生活,喜欢和人聊天,但这些在传统的公公面前都隐藏不见了。她不喜欢公公,但却不得不像传统儿媳妇那样保持恭谨,“霎时间,她整个人仿佛缩小了,怯生生的,一副如坐针毡的模样。”
印度人对历史文明的态度让人不解,他们对数个世纪之前的庙宇遗迹视若无睹,有的已变成残垣断壁,有的则沦为军营,反而是那些英国殖民地时期的房屋被他们热衷地推荐为旅游景点。
第五章 达尔湖中的童话屋
作者入住湖边的丽华大饭店,粗糙、草率、急就章的饭店让他很无奈;嘈闹、破口大骂又继续讨价还价的湖中市集交易规则,毫无规则可言;饭店老板巴特为获得行政通行方便对作者粘皮糖似地叨扰,以及饭店仆人亚齐兹对他的欺骗,无不体现了印度的很多“潜规则”。
作者对主仆关系的剖析很深刻,“你若想拥有一个贴身仆人,你就必须自愿地、爽快地交出一部分自我,任由仆人摆布。”
第六章 中古城市
印度几个教派之间,教徒相互看不顺眼,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热衷于宗教,甚至在现代,当科学动摇了他们的宗教信心时,他们也总是能很快的自圆其说。
作者讽刺地指出,印度现在很多的宗教仪式和习俗,并不是经过千百年慢慢发展起来的,是由外来征服者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而原来的仪式一点痕迹也没有遗留下来。“就是因为欠缺历史意识,他们那么容易改变宗教信仰,而且变得极为彻底。”
印度的腐败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运行机制,那便是所有经受人都分一杯羹,“一切都有规范可循,都是光明正大地进行。”如果说腐败不可避免,如此明码标价地腐败,也是让人唏嘘吧?
第七章 进香
作者随着2万人的进香旅行团,进行了一次朝圣之旅。狡猾的亚齐兹、中途开溜的马夫、蹭吃蹭喝的美国女孩……他们把人性的善变与圆滑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文章内容比较吸引人。
朝圣之旅目的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段,与我国西藏一山之隔,虽然宗教信仰不一样,但人们同样对巍峨雄壮的雪山充满了膜拜之意。
第八章 废墟狂想曲
作者写到了对印度文明的惋惜。在古印度,他们曾有过高超的外科手术、造船技术、民主政治,但现在,作者看到的是一片乱象。印度文明的断层让人叹息,但似乎也是必然的。印度人习惯了被征服,甚至连他们的宗教都是停滞不前的。印度人退隐的态度,使他们对显而易见的事实视若无睹,他们甚至还发展出了一套博大精深、强调消极、超脱和接受的哲学。
英国人统治了印度,但却对印度文明表示轻蔑和不屑。印度被殖民的历史影响了文明的传续,加剧了整个民族的迷失。
第九章 枕上的花环
作者通过乘坐火车的经历,描写了他在这个既是印度人避难所也是民众活动中心的所见所闻。他在火车上偶然认识了一位锡客人,作者被他高大的身材,特别的外表和举动所吸引,加上锡客人对印度的失望和抨击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他们由此展开了一段友谊,并共同去往印度南部城镇。
很快作者便厌烦了锡客人总是带着种族歧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国家,并且他还有暴力倾向,于是作者恐慌离开。虽然经营糖果店的朋友让他体验到了这个城市温柔、脆弱、甜美的一面,但他仍把印度看成一个暴力国家。
第十章 紧急状态
这一章讲述了中印冲突背景下印度人的不同表现。政府部门,不断宣告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政客们,喋喋不休地讨论无关紧要的事情;行政官员,只会按照法令规章办事;制片人、编剧家等有身份的人士,隔靴搔痒地清谈局势,最后结论是坐以待毙;印度陆军雄狮,落荒而逃;农民们,不觉得冲突与自己有什么影响,就连军官要对农民们训话时,也只得通过召唤印度教的“毁灭女神”才能让他们振奋起来。
通过中印冲突,一些印度老百姓开始学习中文,收听中国的广播,了解在中国经商的政策。
第十一章 还乡记
作者带着母亲的叮嘱返回外祖父当年居住的家乡,寻亲访友。外祖父在特立尼达岛辛苦打拼的事迹在这里被神化了,传言他在外面挣了很多钱。孝顺的外祖父当年为家乡的亲人赎回了一些土地,让索取成为了他们的习惯,第一次谋面的亲戚向他索要打官司费用,年轻的后代唐突地要求搭顺风车……
种种作者不能接受的印度的现实,使他体会到自己仍是一个异乡人,他开始满足于做一个在殖民地长大的印裔特立尼达人,没有过去,没有祖先。
“一年的印度之旅,纷纷扰扰,在我心中留下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印象,但我最记得的,却是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送的一块印度布料。”
齐帆齐商学院22年度营 第48篇 2751字,累计673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