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弗兰克在他的个人公众号上发了篇文章《没事别想不开去写读书笔记》,这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做为学霸们的标配,读书笔记的地位岂容你说破就破的?
更何况,弗兰克在给我们讲写作,在拆书的过程中总有这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需要通过笔记的形式才能记下来啊。
更何况,现代人已经将思考与记忆从脑区中区分出来了,脑是用来思考,而非记忆的,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存储记忆的方式越来越便捷,这也给我们写读书笔记提供了更加方便的空间。
可是弗兰克这个会读书的人却告诉我们,读书笔记终究是无的。。。。。
2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那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去看一本书呢?
老师让我们看的
最近对某位作者的书特别有兴趣
书单使然
我正在参加一个读书会
工作需要
那么你会怎么看一本书呢?
先看序言,再看目录,再找重点。
边看边记录,特别好的语句要摘下来。
画思维导图,做视觉笔记
怎么来评价你读的是一本好书呢?
通俗易懂,引人深入
观点很明确,前人没有过
行文流畅,有大家之范
很受用,打开了我的视野
你读完一本书后会怎么做?
找相关的书来读
这个作者的书,我都会买来看一看。
也许你会发现,这一系列的过程,往往就是我们读一本书的过程。
我们从第一页开始,便随着作者变化起伏,或情绪高亢,或频频点头。会发现作者说得没错啊,我也要学学,于是,摘抄,再摘抄,画个导图什么的,终究,我们读完了书,看见厚厚的笔记,太过欣喜,自己原来如此努力过。然,没有然了。
生活依旧,我心依旧,读书依旧,若你想问,读了些什么?思索良久而不得。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5555,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3
因为我们始终想在书中找到自己的问题,想在书中找寻另一个自己的影子。
然而弗兰克就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我们阅读的最大毛病,就是自我感动,而不是解决问题。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因为我们有惑,我们需要通过书本来解惑。我们阅读书籍,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一个了解,而是要通过这个知识,转化成自我的一个能力,运用于实践中,最少也要能够把之前的惑给解了吧!
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如何解答心中的疑问,如何将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而非书中的文字本身。
可见,get到作者的精华是何等地重要,如何将作者的精华吸收成自己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那更是重要*2啊。这也许就是弗兰克想要告诉我们的重要的点-------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什么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仅仅是摘抄,摘抄是最为底层的被动吸收,我需要通过作者的观点及方法,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我的研究主题有什么可以连接的地方,他的方法是否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或迁移,这就有了主动思考的意识。
我们遇到问题去阅读,通过why-what-how中聚焦书的精华,并拿来解决现实中问题,这就是主动吸收。
而你将这些解决的问题提练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告诉或者教授给别人,这就是主动学习。
4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好这样的读书笔记呢?
弗兰克在文中介绍了康奈笔记法,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重点,无论你是康奈笔记法也好,方格笔记法也好,都只不过是一个方法。
而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理清文章的脉络,每一章的内容的关系。就拿《如何阅读一本书》来说吧,它就是层层深挖直至红心的关系,将阅读的层次一步一步推进,再通过不同类型的书的阅读方法做为层次的佐证,最终让我们明白了阅读的真谛。
那么这时我们的笔记最好也能够打通脉络,将你想在每章中学到知识点,对阅读疑问,想也解决的问题等一并进行罗列,而第看到这一章的时候,都要再将这些疑问过一遍,以保证自己阅读的原始初衷。
根据文章的脉络来阅读相关的知识,重视一个段落的标题,作者往往在会把文章的中心意思放在标题或是开头段落,并寻找自己的可理解的点,使用费曼技巧,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作为笔记的论点写下来。
思考论点的意义,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论点进行判断和总结,对其中的方法进行可操作性的实践。这一点与赵周老师的拆书很像。
对于刚开始一个领域读书的人来说,由于自己相关知识有限,在运用方法的时候,多一些执行力,少一些灵活力,先别去质疑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是先吃透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再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记录在笔记中。
笔记不应该和一些书一样,看完后遍束之高隔,而是在指导行动中的先卒,如果真的还没有办法在现实中使用到,那么也可以将相关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以方便后续的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