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类型】自选题,《中秋团圆节》
【导图亮点】中心图像情景创意,以及大纲主干图像创意。
中心图像的情景是:
中秋节的夜晚,佩奇和乔治在窗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观赏对岸东方明珠塔夜景。看着高高的圆月和点点繁星,佩奇给乔治讲述了玉兔的故事,乔治听得非常开心。
各大纲主干图像:
第1分支—简介,以唐军旗帜、月饼(军饷)、月亮,紧扣该支重点。
第2分支—习俗,以荷花灯、红、黄、蓝花灯代表各种习俗。
第3分支—传说,以月亮、嘴巴、链条代表神话传说。
第4分支—文学,以宋词《水调歌头》及书本代表关于月亮的文学。
【导图解说】
1.中心图像:
如前述,略。
2.第一分支: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中华传统佳节。
关于中秋节得起源,历史学家研究指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
3. 第二分支:
中秋节习俗,主要有“月”、“饼”、“桂”、“灯”等。
“月”包括祭月、拜月、赏月。祭月指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灯祭品,拜祭月神。拜月一般为少女,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饼”即指吃月饼。
“桂”包括赏桂花、饮桂花酒。
“灯”包括燃灯、灯谜、花灯等。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灯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花灯:
玩花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鱼鳞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4.第三分支:
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主要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折桂、玄宗故事、月饼起义等。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饼起义】:
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5.第四分支
关于中秋节的文学记载主要有诗词、民谣、谚语、歇后语等形式。
诗词:
唐代,有李白的《古朗月行》、李商隐的《嫦娥》等。
宋代,有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月》等。
现代,有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
民谣: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台湾民谣《中秋旅思》、《月夜思乡》、《煎熬》等。
谚语:
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歇后语:
提前祝大家2018年中秋节快乐!团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