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轶事

作者:荣恩斋(悠悠岁月故事多)

      六十年代的孩子大多都是在家里自由放羊似长大,我的童年就是如此。那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母亲为了照顾我们,舍弃了木家俱厂的工作,让我有了一个幸福的童年。幼小的我们一直有妈妈的陪伴和满满的母爱。虽然日子很苦,甚至吃糠咽菜,却一点也没觉得,回忆童年第一个感觉总是无忧无虑自由快乐。昨晚和老温在江边遛弯,看着在妈妈身边撒欢儿嬉戏的小孩子,老温讲起了他幼年时为了想见妈妈从托儿所出逃的难忘经历,让我见识了那个年代和我同龄的一个孩子不同寻常的童年往事:

在他三岁半的那年春天,他家从丰满搬到吉林市毓文中学旁边的德安3号楼,就是现在临江门毓文中学旁边阿拉伯饭店的位置,刚刚记事儿的他只记得搬家那天他抱着一只大公鸡坐在大解放的副驾驶上,懵里懵懂地来到了新家。


姥姥也跟着他们一起来了,在家看着他和比他小十一个月的弟弟,那时哥哥刚上小学。


    记得姥姥做完了晚饭常常用婴儿车推着他和弟弟在楼下等着妈妈下班,婴儿车上边有个遮阳蓬,下面一边有一个帆布兜似的儿童座椅,中间有一个小桌,他和弟弟一边一个坐在小车里,穿的整整齐齐,带着小围嘴,小围嘴上还系着一块擦嘴的小手绢,姥姥经常为小哥俩儿买上一根雪糕或一瓶汽水,哥俩你舔一下我喝一口的吃着一根雪糕或喝着一瓶汽水,姥姥和楼下的老太太们聊着天。


每到这时,就会有一帮儿晒的黑黑的、脏兮兮的自由疯玩的小男孩儿小女孩儿围在小车周围像看外星宝宝一样围观他们,虽然这群孩子衣服破旧,有的还抹着鼻涕,但幼小的他还是很羡慕这些孩子可以自由疯跑、有大大小小的一群玩伴儿。只是有些疑惑他们为什么都黑黑的脏脏的,难道是从地洞里钻出来的?因为楼下的平房都很低矮,有的屋地比路面还低,跟地洞差不多。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转年夏天,姥姥家里有事回去了,他和弟弟一时找不到人照顾,只好待在家里,那个年代家家孩子多,大人照看不过来,都是大的看小的。


爸爸妈妈要上班只好把小哥俩锁在家里,他家住二楼,为了安全,爸爸特意把窗户安上了木栏杆,担心铁栏杆会磕坏了孩子。


每当爸爸妈妈上班走出家门,弟弟就会杀猪也似的哭嚎,哭得天昏地暗,他这个小哥哥被弟弟哭的心神不宁、惶恐不安,还要含着眼泪边给弟弟擦鼻涕擦泪边哄着弟弟:“大志别哭了,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弟弟哭累了就睡着了,醒了接着哭。


就这样几天下来,妈妈爸爸感觉不是办法。那是一九六七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期,妈妈爸爸的单位几乎天天都要加班搞革命运动、开批斗会,加班到晚上七八点钟是常事儿,根本没法照顾孩子,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决定把小哥儿俩送到爸爸单位的“长托”——船营区政府中心托儿所。


“长托”顾名思义就是把孩子长期的委托出去,白天晚上都放在托儿所,整天都见不到妈妈回不了家。那年代每周只休息一天,也就是每周只有周日一天能见到爸爸妈妈。


他被送进了大班,弟弟去了小班。弟弟依然是哭声不断,但他只是隐约听见,不用整日惶恐的面对了。

入托那天小哥儿俩被当裁缝的妈妈打扮的漂漂亮亮,穿的里外三新。来到托儿所,全新的环境让他感觉即陌生又恐慌。


这里小朋友很多,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孩子,只一个阿姨照管生活,另有老师教唱歌,讲故事。在这里孩子们被训练去遵守很多规矩,按时作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早晨起床自己穿衣服、穿鞋,小朋友常常是系错了扣子,穿反了鞋,阿姨根本照顾不过来,都是小朋友之间相互纠正,“你鞋穿反了,他衣服穿的不对”。


然后是排队自己上厕所,排队去水房洗手洗脸,每人一条小毛巾擦脸擦手,然后放回原处。


每天排队去活动室吃饭走过长长的走廊,走廊的一侧是一溜火墙,火墙那总有一个老爷爷在烧炉子。令他不解的是老师们会告诉小朋友那个老爷爷是右派是大坏蛋,每个小朋友都会挥着小拳头在老爷爷的背上捶上一下。


记忆中只有一个老师不让打老爷爷,她说:“老爷爷每天为我们烧炉子,多辛苦啊!他把屋子烧的暖暖的为的是不让我们挨冻,我们不应该打他,打人不好。”

那个年代家家孩子粗粮都吃不饱,他们托儿所的伙食却是非常好,有馒头、花卷、大米饭、包子、饺子,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烧茄子、炖鱼,换样吃,饭后还会有西瓜、水果……

都是在家里吃不到的好吃的,可是小朋友们都想妈妈,再香的饭菜也不觉得香,尤其是到了晚上总有小朋友哭着要找妈妈,新来的小朋友哭的更厉害,这时阿姨会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块糖,他几乎每天都是伴着哭声入睡的。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隔壁传来一个小男孩儿撕心裂肺的哭声,杀猪也似的嚎叫,那凄厉的叫声整整一夜没停。


原来那个男孩儿只有三岁是小班里最小的,入托后不适应整天哭,每当小朋友到操场活动时,老师便把他一个人锁在教室里。


可巧有一天老师忘了锁门,谁料他竟然放弃了哭嚎的主业,也是哭累了,悄没儿声的推开了虚掩的门,溜出了教室。


正常他应该奔着操场这边来在做游戏的大堆儿小朋友里找他哥哥,因他哥哥也在这儿是中班的,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估计是被隔壁食堂的香味吸引了,蹴蹴哒哒的奔食堂那边去了,溜进了厨房。


更巧的是正赶上这会儿厨师把饺子下锅后转身去干别的去了,加上厨房里热气腾腾的谁也没注意有个三岁的小嘎豆会溜进来。


那时的大锅灶都离地不高,他便无惧无忧的蹭到厨房煮饺子的沸水滚开的大铁锅旁,看到了锅里有饺子,便伸出稚嫩的小手去捞滚开锅里翻滚着的饺子,待到厨师听到一声凄厉的惨叫时,稚嫩的小手已经烫的不成形了。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托儿所既没有带孩子去医院,也没有通知家长,只是在烫的不成样子的小手上抹上了大酱腌了一宿,也便有了前面听到的那一夜未停撕心裂肺的哭嚎声。


后来那孩子右手的几个手指竟粘连在一起,像鸭掌一样,成了终身残疾,以至于影响到他后来的婚恋和生活,不到五十岁就皈依佛门出家了。


这个男孩就是和他家住一层楼的邻居张姨家的孩子,曾经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小男孩……。


这一切爸爸妈妈们并不知道,他们以为孩子放在这里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老师照看,会很快适应,快乐成长。


哪知他幼小的心灵一点都不快乐,无时无刻不在想妈妈想家,一周六天白儿黑儿都见不到妈妈和家里人,周日接回家呆一天还没和妈妈亲够,就又被送回去接着再熬上六天。


日复一日托儿所对他这个刚刚记事的幼儿如同樊笼一样,妈妈爸爸因忙于工作没能关注到他那颗幼小无助的心灵真正的需求。别人眼里肉香果甜的好吃的,于他却是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他每天只想一头拱进妈妈的怀里,闻一闻妈妈身上的味儿,只有那时他的心才最安适,天天盼着爸爸妈妈接他回家,他最高兴的时刻就是周六爸爸来接他回家时把他抱到自行车大梁上的一瞬间。


家里的饭菜全然没有托儿所伙食好,吃的是苞米面大饼子但他和弟弟却都争着抢着吃,吃的格外香甜,那情景让爸爸妈妈看了都大惑不解。真是有爸爸妈妈在的家里吃什么都有滋味!做什么都开心!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比做什么都幸福。

这样硬着头皮挨过了一段“樊笼”时光,不知不觉到了秋天。一天小朋友们在一起聊天听说去年这个托儿所大班有个小朋友“偷跑”成功了,找到了妈妈。


这个消息像一粒种子埋进了他渴望见到妈妈的心里,并迅速的生根发芽疯长。俗话说的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打那一天起,他这个四岁半的小男孩长心了!开始了自己的出逃计划。


一般都是爸爸来接他哥儿俩,妈妈只偶然接过两三次,记忆中只有两次是妈妈把他们接到单位去了,那是因为爸爸单位开会,妈妈单位还要加班,妈妈只好先把他们接到单位后再加班。


就是这两次他就牢牢的在心里记下了去妈妈单位有几个路口,每条路到路口处拐向那个方向,回到托儿所后又一遍又一遍的在脑子里复习这些路的走向。


并开始观察哪个老师带班看的严,哪个老师带班爱溜号,大班的门到托儿所大门拐几个弯,怎么走,连托儿所到妈妈单位经过的菜地篱笆院里有没有狗,都留意观察了,观察结果没发现有狗。


赶上阿姨带小朋友去柴草市浴池洗澡的时侯,排队怎么出大门怎么走到长春路,又在心里记了一遍。


那些天在心里琢磨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出逃时的天气、时间、以及去的地点是回家还是去妈妈单位都仔细的反复的想了又想……


天气要晴一些,下雨不行,雨大无法走路还怕有大水沟过不去;

时间须是吃完午饭的活动时间,不能太晚,晚了妈妈就下班了;

还必须是那个爱溜号的老师带班的时侯;

回家不行,那个时间家里没人而且回家的路还远,还是去妈妈单位比较好;

走的时侯还要多吃点饭,走远道儿会饿……

这哪里是一个五岁小孩儿的出逃计划,分明是一次预谋已久,周密策划的嘎豆版“肖申克的救赎”啊!

上长托的孩子都对每天是星期几特别敏感,记得也特别清楚,因为他们一到托儿所就数着天数盼周六,盼着妈妈爸爸来把自己接回家。

就在爸爸周一再次送他和弟弟去托儿所的时侯,他就打算选择周四出逃了,为什么选周四?他的小心思是这样的:


“周一刚从家回来还沉浸在对家和妈妈的回味中,周二周三有些想家还挺得住,到了周四周五就挺不住了,选在周四逃回家还能多在家呆两天”,这么一想就决定周四行动了。

记得那是个不阴不晴不冷不热的天,正赶上是溜号老师带班,真是天赐良机!于是出逃计划正式开始实施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这个四岁半的小不点儿特意比每天多吃了一个小馒头。像往常一样吃完午饭午睡,醒来后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到外面沙子堆边玩堆沙子。


他心不在焉的玩着,眼睛不时的观察着老师和小朋友,看到溜号老师又像每天那样进了办公室,身边的小朋友们也正围在一起玩沙子,趁着小朋友们都埋头玩的欢的时候,他悄悄的退到小朋友身后,看到无人察觉便果断的大步流星的走出了托儿所大门。

从走出托儿所大门的那一刻起,幼小的他没有了任何人的庇护,独自踏入了“江湖”。这个刚记事的小嘎豆儿,穿胡同过马路在充满危机的大街小巷,羊肠小道,篱笆边菜地旁,迈开小腿,甩开小胳膊,铆足了劲儿奔着妈妈的方向义无反顾的全力出发了!

当年托儿所的位置是在西安路,原北山街道附近,妈妈的单位船营区服装厂是在船营街上。那时候路很窄,虽说汽车很少,但马车、汽车、自行车、人力车、行人都混行在一起,没有划分,共走一条道。


只有四岁半的他是从现在的中百商厦,老长春路浴池旁边那条小道自西安路穿行到长春路,再向东走,到临江剧场当时叫永吉电影院的对面过马路,再从剧场旁东面的胡同穿行到船营街,船营街再向西走过现在的政协当年是冰果厂,就是当年他妈妈单位的位置了。

穿街过巷一路跋涉终于到了船营街,向西一拐看到了妈妈单位隔壁的冰果厂了。他知道路走对了,心里即高兴又激动,立刻踏实了许多。已经疲劳的小腿又有了力量。


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他终于走进了妈妈单位的大门,来到妈妈裁活儿的车间,推开门只见妈妈正在聚精会神埋头忙着手里的活儿,于是他迈开小腿快步走到妈妈裁活儿的案子对面大声的喊了声:“妈妈!”,在几十台缝纫机嗡嗡嗡的轰鸣声中妈妈居然听到了他的喊声,出乎预料的是妈妈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立刻跑过来抱起他,亲切的抚慰他,而是像不认识他似的呆呆的看着他,就像是灵魂出窍了一样,整个人一下子呆住了,一动不动呆呆的看了他好半天,这下把他搞懵了,心想妈妈咋不认识我了呢?于是又大喊了一声:“妈妈!”。


这时妈妈才慢慢缓过神儿来,从裁活儿的案子里走出来转到他身边蹲下来拉起他的手上上下下的仔细看了他一遍,说:“你是咋来的?”他说“我自己走来的”。


妈妈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孩子在托儿所里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妈妈彻底的被惊吓到了。此后的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去托儿所,妈妈没有责怪他,而是给了他更多的爱和陪伴,妈妈每天带着他上班,给他讲了很多道理。


他要么乖乖的在一边看着妈妈裁活儿,要么乖乖的趴在车间的后窗户上看隔壁的冰果厂里叔叔阿姨做冰棍儿和大块糖。


就这样在妈妈身边享受了一段无所事事的快乐时光。秋末冬初天气冷了,妈妈特意给他做了件海军灰的毛领小大衣,穿在身上即暖和又帅气,妈妈单位的阿姨们看见他都喜欢在他的小脸蛋儿上亲上一口,这件事让他一直记忆犹新。

当他再次被送去托儿所的时侯,发现小朋友们都用非常崇拜的眼神看着他,他已然成为小朋友心目中的英雄了,他的事迹在小朋友中间悄悄地传颂着。


据说他们托儿所到他这为止共有三名小朋友出逃,其中一名出逃未果被逮了回去,他是第二个成功出逃的“小英雄”。


有天弟弟悄悄的对他说:“二哥,你真厉害!我听小朋友说,你逃跑成功了”。说着用崇拜大英雄一样的眼神儿看着这个曾经每天都被他欺负,凡事都得让着他的小哥哥。

在家里休养的活蹦乱跳的他,再次送托儿所不久就出现发烧、无力、懒懒的不爱动弹的病症,三四天后被阿姨发现,打电话告知了妈妈。


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检查结果发现他得了肺结核病。其实他们班陆陆续续总有孩子生病,就在他得病前已有四五个小朋友已经发烧,得了肺结核回家了,托儿所应该知道肺结核是传染病,但却没有告知家长,造成了大面积传染。


可怜他才刚刚过了五岁的生日就染了肺结核这样的重疾,每天都要打针吃药,而且要打青霉素。


要知道青霉素在六十年代可是紧缺药品,即使你是幼儿急需使用也得托上关系才能给你用,爸爸好不容易求人给他用上了青霉素。


青霉素这个针打过的人都知道,是特别疼的一个针剂,即使是大人也都无不恐“青”,一针青霉素打下去保你不论是打铁的壮士还是跑马的汉子都疼得咬牙哆嗦,汗泪暗流!试想他这个五岁的孩子每天要忍受怎样的疼痛和疾病的双重折磨!真是可怜!

就这样坚持打了好长一段时间,渐渐地,细心的他发现自己的小屁股上打针的地方出现了痛疼的硬包,于是就告诉了妈妈。


这时候社会上就已经陆续发现有小孩儿打青霉素后造成麻痹腿的病例。


妈妈立刻带他去了医院,检查后大夫说要马上手术,里面已经化脓溃烂,如不及时手术,烂到神经,整个腿就麻痹了,那时就无法挽回的残疾了。


因为已经溃烂的很深了,经过手术排脓,又下了很深很深的药捻子,他的腿总算幸运的保住了。


手术后,他这个刚满五岁的小孩每天不敢坐,不能玩,刚刚遭受过一针又一针打青霉素的钻心的痛,又来遭受天天换药捻子的剜骨的痛。


就这样煎熬了一个多月后才慢慢痊愈。经过这些事情,妈妈再也不愿把孩子送托儿所了,便捎信儿给姥姥,请姥姥回来继续在家带他们小哥俩。


直到他俩长大都上了学,姥姥一直都生活在他家,直到七十三岁在老温的怀里平静的离开了人世。

时至今日老温一直懊悔当年没有再次“越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弟弟的童年轶事 文/汪云海 弟弟小我两岁,从小就聪明伶俐,鬼点子特多,是个...
    云海_39ee阅读 1,860评论 10 7
  • “咚咚咚——” “亚琴,起来啦……” 这是我童年时光里最不喜欢的声音。因为我是一个特别懒的人,...
    姚亚琴199阅读 125评论 0 2
  • 很多人写童年的回忆多是美好的、快乐的、充满了儿童的天真浪漫,但是我每每回忆起童年总是没有太多令我舒服的回忆。不要...
    做个复杂人阅读 264评论 0 1
  • 现在的孩子三两岁就上幼儿园了,七八岁就可以上学了,我在幼儿园只待了两年。那时的幼儿园叫育红班,我七岁那年还...
    地球离我不转阅读 236评论 0 1
  • 今天青石的票圈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张艺谋的新片终于定档了。 一张满溢着水墨风的海报一次次的出现在票圈里,也就是老谋...
    青石电影阅读 10,307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