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专注于地理知识与旅行资讯的——地理答啦,简单进行一下分析。
所谓的“全域旅游”,就是跳出从一个旅游景点到另一个旅游景点的单点旅游模式,让整个城市、整个区域都变成一个大的旅游度假区,最好能够处处风景、移步换景,而不是景区墙内风光无限,景区墙外脏乱不堪。
在这种大变革的大形势下,地理答啦认为,原来的风景区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个是景区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
目前的景区建设和运营,只要是依靠财政拨款、收取门票,直营或出租各类旅游服务设施(比如零售摊位、餐饮设施、住宿点、停车位、拍照服务、游乐项目、寺庙经营等等)。在这种模式下,一个景区的管理部门圈地占山,把有限的旅游资源作为自己的采食邑,经营好的旅游景区在留足了员工工资之后,还能为所在城市提供点税收收入,经营差的往往连景区员工的嘴都喂不饱,对所在城市全域的贡献度很低。
在全域旅游的大形势下,必须改变目前旅游景区圈地收钱的经营模式,让旅游搭台、让产业唱戏!把景区变成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可以自由出入的公共区域,当然,同时还也更要加强游客行为、环境保护、治安管理、防火防灾等管理,这样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同时又增加了管理开支,但从长远来看,会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投资、贸易等,带动整个城市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的发展。
正面的例子如杭州西湖就是一个典型,不但景区免收门票,而且加大了免费WIFI等设施的投入,现在来看不但没有对杭州整个城市成负担,反而带来了杭州城市形象的提升和互联网等产业的发展。反面的例子像凤凰古城收门票、日照海滩收门票,非但没有效增加财政收入,反而引来社会各界一片差评。
另一个是从景点区域割裂独立,向与城市其他区域的综合规划和一体化建设的转变。目前很多地方的景区内外两重天,有些景区管委会甚至代替了地方政府的职责,一个景区就像一个行政区,景区与其他区域是割裂的、甚至有些地方景区与其他区域存在激烈的利益冲突,这样使得全域旅游的一体化建设很难得到落实。
在全域旅游的大形势下,景区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割裂的区域,而是应当作为整个城市或整个区域的一个有机功能区,与城市的其他区域在交通、住宿、商务、办公等方面共同规划、融为一体。与其他的旅游景区强化联系合作,共同形成风光带、旅游线,这样才能实现全域旅游。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