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那里下雪了吗?我们这下雪了”
晚上的九点十四分,我正对着电脑码字,“叮”的一声手机屏幕亮了,我拿起来一看,“你那里下雪了吗,我们这下雪了”,发件人一栏里躺着“麻麻”两个大字。码字灵感一下被打断,收到短信的那天,正好是重庆一夜入冬的”断崖式“降温天,而作为重庆的邻居、我的家乡-湖北襄阳正经历着如图所示的入冬以来第一场唯美的大雪。
一瞬间,灵感灰飞烟灭,脑子一片空白,怔怔的望着手机短信,享受着这份“幸福的打扰”,却不知道该作何回应-一条短信回过去,还是一通电话打过去?短信里该写些什么,电话里该说些什么,我都没有主意。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羞于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和思念挂在嘴边,甚少说出”爸妈爱你“”爸妈想你“如此直白”露骨“的话语,可每每想念的时候,一定用最生活化的语句表达隐形的关切和思念。
2.
输入栏里回复的消息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始终拿捏不好“毫不保留的报喜和有所保留的报忧”的尺度。索性就事论事,回复了“重庆还没下雪。麻麻,你拍些照片给我看看呢。”
很快电脑显示微信收到了几条未读消息,点开一看,是麻麻发来了家里房前屋后被大雪覆盖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心驰神往。再定睛一看,照片分明是白天拍的,看的出来是早就拍好的,可为什么晚上才发给我
回想起自今夏大学毕业正式入职以后,麻麻担心我一人安顿不来,也时常不分时段的打来电话,电话那头,我不是在开会就是在接待,通常十秒内匆匆结束通话,下了班以后要么身心俱疲只想休息,要么聚餐娱乐。后来,后来...上班时间再也没有收到过麻麻打来的电话...
3.
其实,在大学期间,我一直很羡慕室友与其父母的关系,别人的父母一周三四通电话打到重庆。而我的爸妈几乎一个月才会主动给我打一个电话,而那时的我也赌气一般的不往家里打。每次室友和父母撒娇说笑的时候我都假装在看书。
可是,慢慢的,我发现自从来重庆念大学开始,明显感觉每次回去爸妈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宠爱变成溺爱再变成极度溺爱。一回家,绝不让我做任何家务;不用开口,家里的餐桌上每餐都是我爱的菜品。
再后来,才感觉到,作为子女,越成长,父母的爱越变的小心翼翼。他们小心翼翼的又密切的关注着你的动态,通过你知晓最近的热门事件,下次你在他们面前提及的时候不至于一无所知。小心翼翼记住那些让你伤心失望的事情,尽量不再你面前提起。用心的留意着你不经意表达的对某个物件的喜爱,在某个节假日,一个来自家乡的快件里盛着你心心念念的物件,寄件人:麻麻。
4.
这些微妙的变化都缘于,别看你才二十出头,你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从来到异地求学,家乡就只剩冬夏,再无春秋。而在异地正式入职之后,连夏也被剥夺了。家乡就只剩了除夕的声声鞭炮...
真正留给父母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这来之不易的相处时光,尽量不出现一丝一毫让你不高兴的因素。既祈祷你能在那座陌生的大城市里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又隐隐担心着初入社会的你,会被有着漩涡般吸引力的大城市全盘吸走,全然忘了身后还有沾着泥土味儿的双亲...
这种心态-矛盾、心酸、无奈
当你在大城市奋力前进的时候,适当的缓一缓脚步,等一等爸妈...
下次,麻麻再发来类似“你那里下雪了吗?我们这下雪了。”的短信时,我一定鼓起勇气回复:
妈,我也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