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建初
每年的春季学期,大学校园内的气氛总会变得焦躁而紧张——大四的学生忙实习,找工作;大三的学生忙考研,还要考各种证;大一的同学忙学习,因为第一个学期的成绩总难让人满意;至于大二的我,在一旁看,就是这样看也让我捏一把汗。
在中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历来是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而在常人看来,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增加就业岗位——然而,现实中的一系列现象总是让人感到疑惑:一方面,应届大学生总是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一些领域总是抱怨“招不到人”。这样看来,大学生的就业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更有可能是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需要的人才结构不匹配,从而导致了“结构性失业”。
按照上文的逻辑,接下来,我理应分析一下“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可是,我并没有能力这样做——我甚至可以这样说:全中国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学者也没有能力这么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迄今为止,我们从未详细地掌握过中国的失业数据。至于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看各大学的应届生就业率,大多是九字头,甚至是99%以上。从数据上看,大学生的就业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可是现实到底是怎样的?我无法依靠数据,只能凭自己的直观经验得出答案。
一说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情形,而是在某间二三本学校的图书馆里和教室里,同学们奋笔疾书准备考研的情形。
大二以前,我最鄙视大学里面的两种人:一种是进了大学天天打游戏不学习的人,一种是进了大学除了做题看教科书不做其他事情的人。
所以,每每当我看见一些新闻报道,说一些二三本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在准备考研,我心里总会感慨:这样子读大学,到底读了些什么呢?大学学习,难道就是为了考研?
是的,对于一些人来说,大学学习就是为了考研。可惜的是,我并没有深究这种想法产生的原因,还过早地进行评价,给了他们一个狠狠的鄙视。
如今看来,这一切根本不算是他们的错——错就错在不负责任的高校,错在缺乏远见的高等教育政策。
我妈告诉我,在九十年代,中专不比高中差,大专也能找到极好的工作。不像现在,本科文凭还不如那时的大专,至于现在的大专,更是水得不行。
可是,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我想,许多“二三本”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为我们提供答案。
我一直觉得,高校扩招是我们教育政策的一大败笔。可能有人会说,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难道就不应该扩招吗?我不反对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的提高——我反对的是,以“扩招”为名,盲目改变高校的层次结构。具体来讲,就是好的大专一窝蜂地转成“二三本”,一本学校为升格成大学,一窝蜂地开新学院(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法学院遍地开花)——问题不在于“扩招”,而在于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因“扩招”而遭到破坏。
我又想起那些在二三本学校刻苦学习的同学——他们就是高校扩招的受害者。
在他们之中,真正热爱科研的或许没有多少,可是为什么他们偏要考研呢?这是因为,不考研,他们根本找不到工作。为本科生设置的岗位就那一些,被985,211,普通一本的同学瓜分后,留给他们的又有多少?
可是,不是还有一些领域总是在抱怨“招不到技术工人”吗?为什么他们不从事那些工作?注意,“二三本”也是本科啊!这些学校不以教授技能为主要目的,你让那些学生从事什么技术工作呢?又因为他们是“二三本”学校,处于本科高校鄙视链的底层,国家不给他们推免的资格,同学们想保研也保不了。保研保不了,为本科生设计的工作竞争不起,高技术工种又做不了,那么他们能怎么办?只有考研一条路啊!
能升格为“二三本”的学校,当初一般是比较好的大专。想当年,如果他们不盲目升格,坚持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同学们会像如今那样只有考研一条路吗?注意:我们一直缺技术工人!如今大专教育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扶持力度不足(但近年来有所好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好的大专都喜欢升格为大学——是的,学校的名号响了,可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呢?
高校有竞争的意识是好的,可是社会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毕竟少。一个正常的社会,既需要研究型人才,又需要实用型人才,又需要技术型人才。这几类人才保持适当的比例,才不至于出现“结构性失业”。可是现在呢?教学型大学要改造成研究型大学,大专统统要升本科——还是那句话,竞争意识是好的,可是如果每个学校都搞成研究型大学,每所大专都升格为本科,学生不失业才怪!
我们说楼市有很大的泡沫,我想,高等教育搞得不好,甚至会产生更大的泡沫。如今“双一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只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多多考虑社会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不要装点了学校的门面,却苦了学生。
建初是我的朋友,这篇文章的发布得到了他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