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孔老夫子的最终理想是平天下,是想要建一个上下有序的大统一的和谐社会。但孔老夫子也有讲到个人的修行。孔老夫子理论中个人修行的最高点是成仁,成为仁者。
什么是仁者?温、良、恭、俭、让!从这五个字的圣人标准看,圣人的标准无外乎还是平与和两字。与孔老夫子最理想的社会状态相一致。如果把“温、良、恭、俭、让”设定为一个理想国的标准,似乎也无不可。这也与孔老夫子天人合一的理念相契合。
怎么才能成仁?这在《论语》里仁篇中有很好的论述。
在《论语》里仁篇中孔老夫子先给我们一个甜头,就是讲述了成为仁者的好处:无论处于如何环境,仁者心中永远是安乐祥和的,心中再无苦恶。
然后孔老夫子就接着讲如何成仁:首先要宽以待人,还要战胜自已的欲念,而且修行如逆水行舟,要时刻保持自已处于一种不违背仁的修行状态。等等等等,很复杂很艰难。
但修仁与修佛、修仙一样,无论前面多么艰难复杂,一但修成,就是不可逆转的。用现代话说就是量变引起质变。一但成为仁者,一切又复变为简单。
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已不会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了。
而后人对仁者与成仁又有另外一个称谓,圣人、成圣。
释道儒三者对比:
佛教是纯讲个人修行的。通过戒、定、慧,最后达到涅槃的最高境界。除了修行的方法,其根本理念与儒教有很多相似之处,也讲与人为善,儒讲恕、佛讲忍;同样讲战胜欲望;最终同样的是不可逆的修行有成,离苦得乐。
不同的是,儒教认为个人修仁是为平天下服务的。而佛教只是在个体涅槃后才发现这还不是无余涅槃(完美涅槃),于是从小乘到大乘,普度众生成就佛国净土,最终得自身的无余涅槃。在修行的最终目的上相互倒置。
道教讲修仙,其实道教与道家是有所区别的。释儒讲修心,而道教讲修身体,修长寿,修得道,修成仙。
但道教或是道家有一点是与佛儒相同的:以人之初的状态为修行目标。修行的目的是寻求一种如同胎儿盘的完美状态。而佛在《金刚经》开首也用“还至本处“来隐喻修行的目标。儒家讲契合天道,天人合一,与道家亦有相通之处。
道家修身,也讲性命双修,最终还是要修心。而释儒修心,实际的实践中也讲修身。
《论语》相关章节: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第10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4节)
《论语》里仁1—8节亦可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