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辅成的《序》整理:
一、亚里士多德的思维范式
1.施莱格尔说:一个(西方人)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2.相对于老师柏拉图的重视“理型”,亚里土多德重视现实、生命力。师徒并立或轮流成为当时人们崇敬的圣哲。后来的奥古斯丁、莫尔发展了柏拉图思想,托马斯.阿奎那、培根都受了亚里士多德思想。两人的思想代表了人类思想和气质的两个不同方向。这个线索可帮助我们对西方思想与文化作深入的理解。
3.这两个方向虽然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儒家与道家,日神与酒神精神,但总觉得这些不在一个系统,有点乱。无法一一对应。
4.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与老师柏拉图走上不同的方向,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柏拉图是从以数学推演他的形上学或哲学,而亚里士多德则以生物学推演,认为世间每一事物都是由内部力量所推动的,注意潜在与现实,提倡到自然界、现实社会和政治中去。
5.亚和柏两人似对立而又非对立。实际上,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和极端的现实主义者都很少,所以说施莱格尔的话,在抽象意义上对,在具体事例上并不对。
6.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哲学基础:他注意到人的灵魂,称之为“隐德来希”或“生生之德”,是人的道德意愿的根据。他讲“中道”,追求“适度”(这一点像儒家),承认现实中充满矛盾,看重欲望。认为善恶都同是一种力量的两面。他把现象与本体、共相与殊相,动与静,都视为同源异流,相辅相成。甚至意志与理智也是一回事。(这又和中国老子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大抵相似),不过,老子重在无为,亚里士多德则重在说明因有对立,还须奋进有为。(儒道区分在态度而不在思维范式吧?)
二、亚里斯多德伦理学主要贡献和特征:
1.纠偏了两种倾向:
纠编了苏格拉底传下来的“知识即道德”的极端思想,认为将知识分子抬得过高但又不完全拒绝唯智派的理智道德。强调了道德固然有赖于智识和理性,但也依赖于意志或意愿,提出“智性之德”与“意愿或意志性之德”的区别,前者称为“哲学智慧”,后者为“实践智慧”或“道德德行”。让后人知道意志自由的重要。对康德有影响。
2.亚的伦理学以“中庸”为原则。“中庸”非折中派,虽有“调和妥协意义”被乡愿利用但非一种乡愿派观点。但更重要的,“是面向一个高远的目的,坚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去接近它,恰如其分地取得它:有如射箭恰中目的,也如天平两面取得其平。”在物质世界、理智世界中也许得之较易,但在实践道德中,牵涉到感情、欲望,却甚难得到,不易“适度”。离之,必须矫正,有时,矫枉,还须过正。”
(读这些句子,想到许多往事,想起魏老师对我的耐心劝告,想起干老师讲过的“时中”……)
亚里士多德这里,完全顺从现实。
他说:我们行德,也只能随俗逐渐接近目的或理想,不能妙想天开。亚的伦理,并无神秘成分。
3、亚里士多德对正义或公正的论证,至今仍为学术界奉为经典论述。如他区分社会中有“自然的公正”和“约定的公正”,“天生之,人成之”。
4、本书中“友爱”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中国人强调的“孝悌”“仁”不同,此看法原因大约是:
(1)受斯巴达社会的影响,或者也是由于雅典的社会生活还是在大氏族时代、还未完全进入家庭生活时期.
(2)古代希腊半岛上民族复杂、争战激烈,动辄全民族灭亡,沦为奴隶,人们无法过安静的家庭生活。
希腊人重“友爱”,是“四海皆兄弟的仁爱”的基础。道德上最终目标,都是治国平天下。
小结:亚里斯多德的道德观点或伦理思想,是后来人的指路明灯:立论持平、深刻、扼要,又易实践,很少人能超过他。他的学问几乎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全部,都有独创见解,既能分,又能合,既能讲微分,又能讲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