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好奇和应用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用”
火山
读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是一直在酝酿积累思维的技术,有时大多数人会忘记学习操作的技术。操作身边的技术还勉强可以,操作职业技术和创业技术,那涉及社会实际应用的适应,这个没有任何标准。
勉强有个标准就是做人吧,其实涉及做人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一手的,并且将人治曾经发挥至极致。只要不是逼迫的激发,人对于社会一般都是有用的。但是大家都打了另外的激素,那么人少“作用”大,而且会大得惊人。借助政治形势,这种操作的风头更加厉害,实际上社会资源被掌握,有些地方暂时或临时表现得稀缺,于是背后的智慧微笑就显现得重要。
经济学逐渐成为生活上的显学,人与人之间的计算就成为习惯,哪怕同在屋檐下,有时不免也这样。若非是懂得忍让或感恩,连家庭关系都不免趋于经济浪潮下的同化。我一直对很多未知的东西好奇,虽然书本描述得云云,如果不是涉及真理和逻辑证据,以及部分正面点的事实,其他东西都是过眼云烟。
当初的忽略正是我需要观摩的东西,幸亏有那么一段相对纯粹的经历,也幸亏有那么一段混沌和混乱的日子,逐渐我有点平静了。这是对外界的平和征兆?还是有下一个酝酿?我只能对自己微笑,因为对社会的微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那种笑多数是交际方式而已。
除了好奇之外,我需要将自己把持得住,逐渐尝试一些事情,落地扎深,生根发芽的时机该要到来了。看到那些暂时淹没在草丛里的竹笋,知道不久他会长大的。由于长得太多,总有一些会长大,只不过过程里面会有多少成为别人的临时代餐?我曾经也是社会的临时代餐,现在我觉得已经足够了;因为奠定下来,定价权和评价权我会逐渐收回来。
公共标准的定价和评价,已经远远不足以体现我的功能;虽然我很感激这个平台,但是也很清楚我继续耷拉下去。这个平台反而会是蚕食我的意志和精神,所以有时选择轻巧地做事,乃至保留自己的观点和行动。
将职业精神改变为创业精神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中脱下那层幼稚的皮是必然的。不然,怎么面对社会各种应用的光临?既然有说,治世人多于事,那么物色人才一起运营,才是我们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