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1995年初,计算机已经不再算是稀罕物了,但在很多人眼里,还是可求不可得的东西。当时发明了一个词,把计算机称之为“电脑”。与脑齐名,可想而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有多神奇。“计算机”可看作是大名,“电脑”只能算是昵称。毕竟当时的计算机做任何事,本质上都是运算,而算不上思考。
此时,已经渐渐有学校开始配置电脑教室了。那时学校允许收电脑教学费,学生一学期交几十元钱吧。看似昂贵的电脑室,起初往往就是这样建起来的。换到现在就算是乱收费了。但不这样,估计学校普及计算机的脚步会慢很多。
那年,寒假开学后,我们得到一个消息:香港实业家周文轩先生——纵横码的发明人每年会捐赠一批计算机给学校,用于推广纵横码。我们跟校长一起找到了当时的统战部长,在捐赠计划中争取到了二十台电脑。同时学校另外出资再配上二十台电脑,共计四十台,创建了学校的第一个计算机教室。(2003年起,周先生与夫人在苏州还设立了“周氏奖学金”,也是位重教育的慈善家)
92年买电脑时,还是品牌机的世界,电脑算是种奢侈品,基本上是单位买个一台两台。那年,我们的Compaq机就是在饮马桥的计算机研究所买的。他们在饮马桥那边有个不小的店面。因为研究所所在的巷子叫“豆粉园”,所以大家也把那个店叫做“豆粉园”,真正的公司名称早就记不得了。
到95年时,组装机开始大行其道,价格大幅度的下降。一下子涌现了大大小小组装计算机的公司。我跟教务科的科长一起考察了多家公司,除了“豆粉园”之外,还去了其他的公司。在苏州中学的里面,我们找到了租借学校校办厂起步的一家电脑公司。相互了解后,觉得价格、机器的配置等都很合适,得到领导同意,拍板成交。没想到,数年后,当时谈合作的经理与与我的同事科长成了邻居;而来负责给我们装电脑的帅小伙子与我们办公室的一位美女,几经周折,结成了夫妻。此段佳话,一直是我们聚会聊天的话题。时间过得真快,他们的儿子都快上大学了。人与人之间,缘份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
九十年代,中小学教计算机无非就是打字、常用的DOS命令和WPS。还有,就是小学学LOGO语言的小海龟画图,中学生学BASIC编写小程序,还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市里省里逐渐开始了计算机考级,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场面非常热烈。我们的学生课程内的学习,主要围绕考级的内容,学习的是五笔字型输入、DOS命令、WPS文字处理及FOXBASE数据库。
这个时候,微软DOS下的Windos 3.X中文版开始在市面上出现,在OFFICE 4.2中文版也开始冒头。那个时期,微软的软件在中国会比美国晚比较长的时间才上市,且价格昂贵,买卖正版的很少,盗版碟都得二三十元一张。我敏锐地发现,这两样软件绝对是好东西,将来必定会取代DOS和WPS(不过现在手机上的WPS还是很好用的)。我们可以算是领先潮流,主动开设了Window与Office班。课程无法安排在既定的课时中,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不过在当时,学Office,既缺教材(因为流行的教材全是DOS),又缺师资(全校十多个班级一下子全开始补计算机,就我一名老师)。我就动员帮我们装计算机的那两个小伙子来代课。我与他们都是边学边教,遇到很多问题,反复摸索,也未必能得到答案。因为还没有上网的条件,就算是能上,网上资源也少得可怜,这样的学习环境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那两年,计算机教室的利用率奇高。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十点,一直是灯火通明。最有特色的是,我们的计算机教室不仅有计算机,有服务器和局域网,还有一台大屏幕的电视机。学生完全可以象现在的学生那样,边看着老师演示,边自己操练。而且所有的课全是在机房上的。[ 这种情形放在现在,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当时,大学里上计算机课全是在普通的教室里上的,老师讲课演示都是用粉笔画图表示,只有到实验课的时间才能上机,而且大学里上实验课时,授课老师一般是不出现的,由实验员主带。实验员又搞不清那么多老师上课的内容,基本上是只管理机器,不辅导学生的。我在苏大上课的时候,就有一个明确的设想,那就是一定要在教室里边演示边教学,这样的学习效果会好上好多倍。我们的机房,可以说是按照这个设想建的,尽管买不起也用不起投影仪(投影仪很贵,几千元一只的灯泡也换不起),我们选择了大屏幕的电视,效果也不错。从这点讲,我们的机房绝对是走在很多高校的前列。
这两三年,学校领导给了很多的支持。特别是教务科的所有老师。他们不仅是学习的先锋,也是我工作的后盾。他们成为学校里最早学会用计算机的老师。教务科的很多工作也领先于其他部门,从人工管理转向用计算机来管理。现在想起那几年大家精诚合作的快乐时光,虽累虽苦,却是真正是“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