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对联”时。多年以前,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成了父亲最得力的助手。他当了30多年的小学教师,平生最能拿得出手的,一个是水墨画,一个是写字。钢笔字、毛笔字,有口皆碑,为人称道,尤其是那手毛笔行书,最大的用武之地就是写春联。
那个时候,年味特别浓,家家户户不仅要贴对联,而且贴得不少。每家的对联不是一副两副,而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正屋的、旁屋的、过道的,如春色满园、春意盎然、出门见喜等,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小年后,邻里乡亲就会陆续把对联纸送到我家,然后到年尾廿九或大年三十的时候才过来拿。于是,腊月里,我家便会被一卷又一卷的对联充斥得“落落大满”。父亲需要记住每户人家的需求数量,根据不同的位置把对联或宽或窄裁好再书写。
全家人对父亲写对联十分支持,那几天基本上不安排他别的任务。而从“楼”上解放的我会十分积极地协助父亲,每天起床,洗罢脸便是倒墨、铺纸,等父亲书写后又晾干,然后一副一副地沓好,卷起来,等着人家来取……
父亲写字时极为专注凝神,摊开红纸,磨墨调汁,一丝不苟地写起来。那微弓的身腰、运笔的姿势,一副书法大师正在挥毫泼墨的架势。他一边写还会一边教我怎么配对、怎么贴出来好看,并一字一句解释其中的含义。他会在外出散步时留意自己写的对联,更喜欢看别人写的对联,回来后一一评论,哪家写的好看,哪家写的难看。
而我,也喜欢捡起父亲裁掉的纸条,一笔一划地模仿父亲写字。尽管写得很认真而工整,但作为春联却显得拘束且幼稚,无论是起笔、落笔、运笔,还是字的结构布局,怎么看怎么别扭。但父亲却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记得小学二年级时,父亲便将厨房的对联交给我写。五年级时,大门的对联也交给我来写……现在想来,当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真是让如今的我十分佩服,而父亲对我的肯定和认可更让我十分感动。
现在,买对联的越来越多,人们过年的心劲也小了。但在我家,仍然坚持自己写对联。虽然近几年没机会参与,但每每想起父亲为邻居们写对联的那个年代,心里就会怀念不已,那泛着淡淡墨香的对联已然成了我的“乡愁”。正是在那个阶段,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为善,如何与人和谐相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为我践行了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