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是我们没有树立起威信,不能让孩子怕我们才导致了现在的状况,今天看了尹建莉的文章,才知道是自己陷入误区了。最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学习入脑不入心,自己很多事情的情绪和感受内心察觉不到,只是到处找方法,各种方法都是为了想让孩子改变,或者是控制孩子。在这种想法下,自己说的话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觉得后悔,行动上又采取了和说的不一致的做法我。自己学习不下功夫,能量不断晃荡,该坚持的不懂坚持,该放手的不愿意放手。说到底就是没有把自己修炼成持续一致的人。在这种晃动中,孩子对底线的试探越来越大,状况也越来越偏行。所以自己一定要看自己的发心,操控会让一切落空,不断的调整自己,转念,心怀感恩和慈悲之心!
“孩子一定要有个怕的人”这种说法是多么可笑又可悲,它是虚弱又不成熟的成年人简单粗暴地对待儿童的一个说辞,一个借口。
父母的“权威”不是靠立规矩、强迫孩子服从来确立的。那样树权威,本质是成人恃强凌弱、以大欺小,可能会获得孩子表面上的“顺从”,却会让孩子在内心更鄙视你,甚至埋下仇恨和怨毒的种子。
真正的权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给他与自己无异的自由。
每个人都需要这种思辨力与批判精神,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开卷有益”。识别出哪些书和观点是有价值的,哪些是垃圾,也成为家长必修的基本功。这个鉴别能力不是简单的文凭高低可以决定的,而需要智慧的头脑。
智慧没有“毕业证”,却比学历证明更加能够左右我们的生活。智慧有高低,铺就它的台阶是真诚、善良、爱、学习,而不是名利、攀比、竞争、自以为是等这些东西。
当然,还是要广泛阅读,毕竟大多数的图书是好的。更重要的是,书读得多了,你自然就有了鉴别力,知道哪本书值得反复读,哪本书是垃圾。
近代大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提出,教育的本质是教人不惑、不忧、不惧。
怎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培养判断力。
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具备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的学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
就家庭教育来说,经典教育学、心理学、儿童成长发展规律等就是专门的学识,为人父母者须从这些方面汲取营养,而不是不加学习、不加思辨地被流行观念甚至七大姑八大姨的干涉所惑。
当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得充分的爱,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当他遇到问题时,总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他自然会对父母表达出依恋和信赖——父母的“权威”就这样出现了。
细想,这世上事,大至生死病老,小至日常遭际,有几件是我们准备好了才发生的?又有几件可确保按我们完美的期待发生?
“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八个字,竟是最大的妄念。
这八个字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祝福语呢?因它们可弥补人们对种种未知的焦虑、恐惧,带来虚假的掌控感。
心里期待什么,现实就发生;心里惧斥什么,现实就不发生——恰恰是这种要求一切可控的自恋幻想,带来了失控的恐惧和焦虑。
如果面对真相,接纳无常,知道那种能掌控外事外物的感觉本来就是幻觉,内心反而坦然淡定,能静下来干些真正滋养自己、有益身心的事。
俗语说,事若求全何所乐。几乎所有的焦虑、恐慌和由之引发的破坏行为,都是求全责备的控制欲驱动的。
家庭教育之病,也在于许多被自恋幻想驱使的成年人,枉顾自然规律,苛求完美,时时处处要对孩子进行改造。
“求完美家长”和“强势家长”几乎是同义词,这样的家长,他们主要关心自己要培养怎样一个人,不断以成年人的强势改造孩子,较少关心或根本不关心孩子作为自然人的天性和需求。
过度求完美,是教育中的欲望癌症,会演变出一系列问题。
但你真的可以代表上帝赐福给自己的孩子,办法就是用赏识的目光滋养他,而不是用求完美的眼光挑剔他。
接纳配偶的不完美,彼此幸福又放松;接纳朋友的不完美,获得尊重和真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让自己自信而心理平衡……
不仅在教育上,在一切人与人的相处中,包括和自己的相处,求完美都是一种思维缺陷,凡求完美,必有伤害,接纳不完美才是一种完美行为。
从本质上来说,人生没有意义,每个生命都是从无中来到无中去,此生的最大价值在于体验。
这并不是说人生不该精彩,不该奋斗,而是提醒我们关注当下、活在当下,要尽可能活得坦然快乐。
正因为有死亡在前方等待,它时刻提醒我们,用心享受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享受每一餐饭、每一本书、每一份工作、每一次旅行,依恋亲人、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是好好珍爱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