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看新闻发现整个网络都已经被抖音攻占了,从社交媒体到游戏群体再到生活中的各种寻常人。到处都是抖音上风靡的那些内容。
经不住好奇,我去专门了解了这个APP。然后我就震惊了,你知道抖音现在有多火爆吗?
短短两年时间,抖音积累了5亿用户,国内日活跃数超过1.5亿。更值得注目的是在5亿用户中40%是属于海外用户,TIK TOK 在多个国家多次登顶App store 或者Google play 总榜。
CNN报道称:来自中国的“抖音风暴”正在席卷全球!
简短一句话就道出了抖音的火爆程度。
尽管现在很多人都讽刺“抖音”是精神鸦片,麻痹人的神经。但我显然是不赞同的,“存在即合理”,抖音确实存在着同质化明显和高度泛娱乐化等现象。
但事实上抖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它内容的高度泛娱乐化和同质化内容所带来的高度易传播性。而它所富含的娱乐性和新潮以及社交性的结合多半便是它能够风靡世界的缘由吧。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娱乐至死》是美国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所出版的一本批判一切公共话语权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的著作。
“娱乐至死”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担忧。
我想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
身边的朋友都在玩LOL和王者荣耀,为了有共同语言,我也只好跟着他们一起玩了。
身边的朋友都去了KTV、网吧或者逛街之类的。为了不脱离群体,我也只好跟着去了。
身边的朋友都在刷抖音,为了不“落伍”,我也只好跟着玩抖音了。
正如《娱乐至死》中所说的那般,娱乐已经成为了现在生活的标志,
我们的生活社交都在逐渐以娱乐为核心。
我们与别人成为朋友不再是因为我们怀揣着同一份梦想,同一个爱好。而只是因为我们都享受娱乐,仅此而已。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以前的朋友好久没见了,然后约好见个面,结果就聊了十分钟,没话聊了,打开“王者”:咦!你等级比我低啊!组队组队,我带你一把。
结果,你们在一起的时间,聊天占了十分钟,游戏却玩了2个小时。
我们已经步入了“社交娱乐化”时代,“娱乐+社交”的生活模式就是造成朋友之间无话可说的主要原因之一。假如朋友或者同学之间的共同回忆都是由娱乐充斥着的。又怎会有共同情感的积淀呢?
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种现象很普遍:以前很流行的什么小学同学聚会,初中同学聚会或者好久不见的朋友举办的聚会,现在越来越少见。
反之,现在的同学之间关系越来越淡薄,同学之间在高中升大学或者初中升高中就失去联系的情况非常常见。
当然这与压力日益繁重的学业有关,不过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社交模式。我们的社交越来越偏向于娱乐,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心灵的交流,没有实质上的共同语言,没有共同有意义的经历的积累,更没有共同情感的沉淀,又怎会成为真正的朋友呢?
近些年来,抑郁症患者数量不断攀升,据卫生世界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疾病,据专家猜测:
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严重的患者中有15%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2/3的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100万。
有人说21世纪是孤单的世纪,单身人群越来越常见,不管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人,都越来越习惯独自一人,他们似乎没有兴趣追逐爱情,甚至大多数人都觉得爱情不可信。他们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过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
21世纪却也是娱乐的世纪,娱乐业常年兴盛不衰,仅仅在互动娱乐产业2017收入就近7000亿,并且保持着每年迅猛增长的趋势。
“娱乐”无法否认正在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们也享受娱乐带来的各种乐趣时,也必须重视娱乐对于人类生活的带来的问题。
“娱乐+社交”的生活模式正在瓦解人们正常的人际关系。
不知何时开始,游戏、动漫等等娱乐产物成为了90后,00后维持关系的唯一纽带,人们的人际关系变得异常地脆弱,一点小小的矛盾就会导致关系的断裂。
这种生活模式也使人们灵魂上变得越来越孤独,娱乐之后便是无尽的空虚,但我们却没有一个真正知心的朋友可以深夜谈心。人们灵魂深处的空虚得不到释放,又导致了情绪低落,抑郁倾向。或许,这也是21世纪以来抑郁症患者数量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吧。
高速发展的经济满足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却没有满足我们的精神生活,反之,娱乐本就是最容易迷失自我的事物,现在早已不是互联网不发达的80.90年代了。
不一定需要“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只要“网吧台前,打开游戏”你就可以享受到低成本、高回报的娱乐体验。
再加上互联网等媒介的高速发展使网络直播、短视频等行业迅猛发展,人们在娱乐上的高级社交体验也满足了。似乎表面上一切都无懈可击。
网络直播等行业的发展确实安抚了人们无处安放的心灵,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们的孤独,所以他们愿意才将时间、金钱、情感投出其中。但这实质上却只是“治根不治本”,他们的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关掉网络,他们依旧是脱离社会的孤独的一群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在大学里,那些去图书馆的,去社团的基本都是孤身一人,真正的大学生群体只有去玩的时候或者去聚会的时候,才会三五成群前往。
在当今社会似乎只有娱乐才是主流,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这俨然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自我”这个词语不知道在人类社会的边缘流浪了多久,有的人排斥它,有的人注意不到它,当然也有的人最后拥抱了它。
而你是否已经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遗失了你的自我?每天过着“娱乐至死”的生活,经常在不为人知的深夜感到孤独,对生活的明天不抱向往。
你有多久没有去静静地思索一番人生,有多久没有去品一本好书,有多久没有去进行一次独自的旅行。
我们不是娱乐的附庸,生活也从来不只有娱乐,灵魂的喜悦从来不是形式上物质能够给予的,只有真正“自我”的情感才能给够给予。
没有“自我”,我们就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孤独不是去图书馆时的独自一人,而是霓虹灯下人群中你的强颜欢笑。
Be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