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们还能从《逍遥游》中读出什么?

《庄子》是一部高深精妙的哲学名著,也是一本意蕴悠远的散文精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奇葩。《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思想意蕴丰富,艺术手法雄奇,可视为本书的代表作,主旨是说人看破功名利禄、权势殊荣的束缚,从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2]《文心雕龙》有评:“庄周述道以翱翔。” [3]《逍遥游》阐述了庄子对乘物游心的思考,表达了其在对生命和现实的超越中实现精神自由逍遥的愿望。全篇可分三章,首章起笔描绘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论述了小大之辩,无功、无名及破除自我中心,实现与天地精神往来。第二章借让天下写去名去功,借肩吾问连叔一段写至人无己的精神境界。篇末借惠子与庄子的对话,探讨了用大与“无用之用”的意义。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汪洋恣肆,构建的场景气势宏伟,景象壮阔,表达了其超凡旷达的人生观。

近年来,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口号下,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地位不断抬升,在重视经典与传统文化的当下,作为大学生,重温《逍遥游》中开阔壮美的思想意蕴,对于缓解同辈压力、内卷焦虑等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作为个体,研读《逍遥游》也对安抚心灵、开阔视野,挣脱人类中心主义限制,重塑价值观念、将生命体验艺术化等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一、崇高的内涵

西方文艺理论家朗吉努斯在其作品《论崇高》中点明了超凡的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力量:“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4]朗吉努斯指出,人的肉身固然受限,但其生存目的却不是为了肉身的存续,而是为了精神升腾,这才是自然造人的应有之意:“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造化万物的观光者,做追求荣誉的竞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灵中植下一种不可抗拒的热情——一种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5]在朗吉努斯看来,追求崇高意味着超越现实,这种升华离不开伟大的灵魂、丰沛的感情、从宇宙俯视世界的认知视角、摆脱时代束缚的自由心灵。

这种崇高思想体现出的超越维度与《逍遥游》中的雄奇广博、怪诞新奇的人生视野遥相呼应。探讨庄子在《逍遥游》中体现出来的崇高之思,不仅为看待这篇经典提供了新角度,也对于进一步把握其思想中对于人与自我、人与外物、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问题有着指导作用。在信息爆炸、强调利益的社会背景下,对经典作品中崇高意蕴的审视有利于指引我们了解自我、开拓心灵、探寻人生意义,从而摆脱杂念和物欲的束缚,追求纯然澄明的精神至境。


二、《逍遥游》中的崇高精神意蕴

1.无尽无垠的时空感受

《齐物论》云:“大知闲闲。”[6]p52庄子认为,实现这一大知,便要与宇宙至道合拍。精神的逍遥首先要打破时空,丛常规思维中解放出来,进入无边无际的宇宙,进而来体会超越性的东西。在朗吉努斯看来,热爱崇高是人天性使然。当我们对崇高充满渴望,思想就会超越客观存在的界限,就会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发现万物之美,雄伟和壮丽。作为诸子百家中少数思考宇宙和天地万物的,庄子的胸襟之广阔,思想之高妙,从《逍遥游》中对宇宙时空的刻画便可见一斑,其开篇论述即体现了一种站在何种空间与时间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上的打开,达到了崇高的效果。

《逍遥游》起笔庄子便以其天才般的想象力把空间和时间的维度都拉到了极限。在空间的感知上,庄子营造出了雄奇瑰壮的境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7]p6这等雄奇怪诞的磅礴气势,无疑令人惊叹。开篇庄子就极力论述鲲之大、鹏之大、北冥与天池之大,千里换算成今天的单位则是百万米,这时空间的平面宽度被拉到极限。之后庄子继续提笔“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8]p8大鹏展翅高飞九万里,用今天的单位衡量,九万里即4500百万米,远超大气层的高度,已经到达了宇宙之中。所以台湾的傅佩荣教授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提到,庄子是个“太空人”,其对于空间九万里的大胆想象可谓是惊世骇俗。至此,空间的垂直高度也被大大拓展开来,形成了广袤无垠的立体空间。在楚地风俗中,鸟同样也是灵魂的寄托。[9]大鹏的展翅高飞,也寄托着庄子对于灵魂自由翱翔、跳出尘世的期待。

在这一广阔出尘的宇宙空间中,庄子产生了思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0]p8天际苍苍茫茫,难道就是它真正究竟的本色吗?它高远起来就没有尽头吗?有时人由于目力所限,看不清世界之大,而当人冲破空间的束缚,跳出原有的视角,能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问题时,也许能看到问题的另外一面,对问题本身产生更多的思索。当拥有更宽广的视野时,不妨回过头来看下原有的世界。“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从太空看地球,会不会对事物产生新的感知呢?我们对世间事的特定看法,都不过是内心一念的分化认知而已,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不会拘泥于某个特定视角去看待事物。

而天空之大,无边无际,代表着宇宙的无限延伸,凸显了庄子“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的宇宙观。这一“无极”不仅是宇宙空间的无限边界,也是宇宙时间的无极延伸。文中大的形象除了鲲鹏、大瓠,还有冥灵、大椿、彭祖。彭祖是常人眼中的时间上长寿的概念,而冥灵是“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11]p15大椿则“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样随意而磅礴的时间想象,是人的想象力挣脱了束缚才获得的博大视野。要理解这种“大年”,掌握“大知”,就应冲破时间的限度,否则就如《秋水》篇中所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2]p477人若被时间束缚,就难以看到别样的世界,很容易被时间生死限制认知的视野与思维的广度。正如小智慧理解不了大智慧,小年岁也理解不了大年岁,只能活三个月的寒蝉理解不了一年的长度,夏天的虫子也不明白冬日寒冰的温度。站在无限的时间看此生,才能获得博大的视野。

《逍遥游》开篇即把人拉入庄子心中雄奇壮观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生命体的时间和空间都被拓展开来,让人感悟到自身的渺小与宇宙的壮阔,进而凭借精神的遨游打破时空界限,超越时与空,让时空无穷尽,真正做到“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13]p98另外,要获得博大的视野,离不开深厚的积淀。不论是“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还是乘风“扶摇而上”的大鹏,都要借助良好的自身条件和外物借力。这一论述也启发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尽量克服焦躁之心,稳扎稳打,厚积薄发,逐步培养更宏观的人生观,逐渐从“有所待”中见到更为庞大的世界,令精神游乎无限之中,遍历层层生命境界。

2.破除功利的思想境界

《达生》篇云:凡外重者内拙。[14]p552庄子清晰地看到了个体外在被桎梏和奴役的事实,故始终把精神自由的人生视为人的自觉追求。“道”作为人生和审美的最高境界,融自觉的人生追求和无为的审美理想为一体。要实现逍遥的思想境界,要以道为本, 以无为根,以无用为用,视有为为殆。[15]庄子强调人应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人生,跳出人类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的陷阱,超越一切实用功利目的,用外物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而追寻生命本原, 找寻人生意义。

实现人生境界的开阔,跳出自我中心主义,首先是意识到“无用之用”,这也是对老子“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这方面,庄子推崇自然无为的审美观,强调逍遥是一种自由自在、真实自然的状态。庄子认定自然之美在于自然本身,在于自然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能满足人们适情适性需要的特性,而非一定要具有实用价值。物有物用的意义,也有心用的价值。长期以来,人们受困于人类中心主义,看待万物都带上了功利的色彩,功利的眼界决定了固态化闭塞的心胸,突破功利的界限,就能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蓬蒿之心的惠子,当收到魏王所赠的“大瓠之种”,种出“可实五石”的大葫芦时,一心抱怨葫芦无用,因为“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在惠子看来,葫芦就是用来舀水或者盛放东西的,一旦失去这个价值便给使用者带来烦恼。而庄子却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把葫芦做成腰舟,自在地遨游在江海之上,岂不快哉!对惠子认为“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16]p37的无用之树大樗,一般人都弃之如敝屣,庄子则发现了它的大用之美,指出不若将其种植在“无所有之乡、广莫之野”, 如此便可以“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17]p37对待大树应适其乡也,得其所在,便不会为之烦忧,而是能“逍遥乎寝卧其下”,为生活增添愉悦情趣。这里的“无所有之乡与广莫之野”,不仅是庄子营造出的理想世界,更是一种从实用思维到无用思维的转换,避免用实用的眼光看人与物,心灵的世界就变得宽阔。

这种摒弃功利的人生观还可以上升到文中论述的可贵的让贤精神和物我一体的世界观。所谓道法自然,许由和尧的推让天下都是轻视名位,顺应个性发展的率真表现,毫无做作与虚伪,也是一种自然之美、无为之美、无用之美。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就是理解了人类在世界中所处的谦卑之位。在庄子眼中,人与万物是没有本质差别的。在《逍遥游》中,姑射山的神人,历史人物尧舜、吴王、肩吾、连叔等与动物鲲鹏、斥鷃、蜩、学鸠、鼹鼠,与植物树木类瓠、樗一样,都是庄子理论构成的基本元素。[18]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用齐物的物化说来理解庄子关于形象的塑造与布局,所以在阐述自己的思想时,庄子既喜用名士的例子,也喜用动物、植物的寓言等。人生乎天地间,若总把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就无真正的思想可言。若总是过分关注自己,就会像蜩与学鸠一般嘲笑大鹏“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抑或是如老子所谈“下士闻道,大笑之”,仅满足于自己的所得,永远看不到雄奇壮观的世界。庄子认为,一个循道而朝向逍遥的人,世界观应当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9]p88,体会诸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物我相生相看之境,将自己放在时空的无尽与万物的一体中来感悟生活。

庄子对于自然无用的追求,实质上是对当时纷乱社会现实的不满。庄子作为自然主义者,强调自然、赞美无用是企盼人性的复归和自我的解脱。在这一追寻过程中,个体应消解功利主义、破除身心内外的羁绊,真正做到心在物上,乘物游心,与物一体,不为物累。这也启发我们在物质丰盈、信息爆炸的今天,多用非功利、审美的视角看待我们自身与周围万物的关系,真正实现人与自我和解、与自然和谐。

3.绝对自由的精神追求

庄子的超凡境界与广阔胸怀,在于他把精神自由、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理解为个体超越现实、顺应自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消除身心内外的羁绊、完善个体人格, 成为他探寻绝对自由精神境界的自觉追求。

庄子的理想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也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优游自得。从“崇高”的美学角度看,庄子视点极高,超越了人世的纷争,超脱了人世的狭隘与冲突,是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也是他至人、神人、圣人“无己”“无功”“无名”的阐释的由来。而逍遥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名者,实之宾也”,[20]p25正确看待外在评价,进而把握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和需求。大鹏之所以能展翅高飞徙于南冥,是因为它不在乎蜩与学鸠的嘲弄;宋荣子之所以能够淡然处世,是因为他“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把握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便可以不为外物所扰,只有从社会普遍心理中挺立出来,才可以看清自己,按照自己的内心行事。孔子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老子失望而无奈出关,庄子隐而著书常无粥米[21],按照外界的衡量标准这些人可谓是失败者,但因其遵从了心灵的呼唤,他们却悠然自得自以为荣。

庄子的“逍遥游”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希望自己的精神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进而让精神之生命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庄子这样设想着他的崇高理想:“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22]p28这一神人既有肤若冰雪的阴柔之美,又有能驾驭飞龙的阳刚之气,是天地间阴柔和阳刚的聚合物。它顺从天道并能与之合一,可以“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完全超越于人世间的生活需求,可以随意地顺应宇宙的阴阳、风雨、晦明变化,“而游乎四海之外”,气派之极,潇洒之至。庄子在《逍遥游》中吹嘘道:“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糠秕,犹将陶铸尧舜者也。”[23]p28

这种理想境界的人物,能够与天道相应,与外物相生,在无极的宇宙中自在漫游,无所羁绊,无所凭借,优游自得,不为万物所伤。虽然这种理想呈现出了虚无缥缈的空想色彩,但其间不乏闪耀着超脱人世的壮丽之美,是一次人生理想境界的大开拓。庄子追求的世界是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24],也是为后世文人所追逐和景仰的精神家园,启发我们当代人摆脱自我桎梏,实现心灵自由,唤醒内心的创造力。

三、逍遥思想的现实意义

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分析了他所处的罗马时代崇高不再的原因,一是奴性教育禁锢人的心灵,二是物欲和冷漠腐蚀人心。崇高既然是心灵的回声,那么心灵的禁锢和物欲造成的冷漠必定会侵蚀崇高,越来越少的人能够真正欣赏到高尚的美。同样,庄子也对社会现实有着清晰的认识,庄子认为,现实中的人是不自由的。人的自然本性被文明所异化、为物欲所扭曲,使生命处于困顿之中。[2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们当今也处在某种困顿的生存状态中。

在后现代的生存环境中,名利荣辱扭曲人的情怀;生死限制着人生的追求;物欲使人心不古。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物质逐步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人类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现代人正以高效率创造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却被这种文明所奴役和压迫。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着诸多生存困境:利己主义、道德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成功焦虑等。尽管现代奴性教育不再,但是高度发达的大众媒体、同质化倾向严重的文艺作品、良莠不齐的碎片化信息,如果主体不能时常反思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方式限制思想发展的方式呢?建立在对当代文明批判反思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提出了“单向度的人”这一概念,即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26]这样的人丧失了心灵的自由,安然躺在由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介铺设的温床里,沦为物欲功名的机器。

站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重新看待《逍遥游》,我们会发现庄子的思想其实很有前瞻性。“岂唯形骸有聋盲乎?”[27]p28,庄子认为残缺不仅存在于形体层面,也存在于精神与思想领域,而这样的人很难感受到世界的广博与美丽。马尔库塞说,心灵自由的人才有创造力,这与千百年前庄子就倡导的精神自由遥相呼应。当代青年人总是活在焦虑中,庄子的逍遥学说对于我们看待精神自由、人与外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着指导意义,他告诉我们应挣脱功利主义的约束,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陷阱,超越所谓的名利物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我精神的自由和超越。用更加宏大的视角看待人生,也许能够乐知天命,意识到人生的目的之一是欣赏崇高、领悟崇高,最终创造崇高,在此过程中努力培育独立的人格,涵养有趣的灵魂。


四、结语

庄子对个体内在精神逍遥游的高扬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深刻的洞察、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之上,致力于消解调和人与自我、人与外物、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冲突。本文从庄子那崇高超凡的人生胸怀入手,探讨了庄子思想中无尽无垠的时空感受、摆脱功利的人生观念、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通过探寻宇宙、转化思维、解放真我而后以更加高远超越的视野看待人生,揭示了在浮躁破碎的现实压迫之下人的心灵自救之路。“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26]p58效率至上的社会给人心灵带来的是同辈压力、实用主义、成功焦虑和信仰危机,人们生活在野心与贪欲之中,顺流而上的同时又深受其扰,茫茫然不知灵魂归宿。

靡靡之音弥漫时需要黄钟大吕,举世平庸之时需要崇高精神振奋人心。在重视传统文化的语境下,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文明新样态,重温经典《逍遥游》中的崇高意蕴与豁达境界,对于滋养灵魂、完善人性、独立人格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天之生人,启示我们应在追求精神自由的过程中感悟四时明法、万物大美,做到既可与天地精神往来,又能更好地与世俗相处,把人生艺术化、生命体验审美化,真正修炼到心至澄然境,豁达无所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2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60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95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2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1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00评论 3 39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09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4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