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诗云:“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秀茂的槐树,青青的槐叶,采摘下来交给厨人。
临近市场买来面,槐叶汁拌着面,和好面团。
只要下锅煮熟,晚上加餐不愁。
碧绿的槐叶面与筷子相互映称,味道好似喷香的米饭配竹笋一般鲜香爽口。
送到嘴里牙齿像碰到冰雪,这珠玉般的美食迫不及待的想与人分享。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道杜甫盛赞的“槐叶冷淘”。冷淘,是煮熟之后再用井水过一到两遍的捞面条,相当于今天的凉面,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最出名的就是槐叶冷淘,从杜甫诗中可知道其做法:在夏天来临时,采摘长得高的好槐叶,用开水稍微浸泡一会儿,研磨细碎直至出汁,过滤出青汁,和面作成面条煮熟后捞出过一下井水,用醋、酱做成调味汁,浇在面条上就好了。将做好的面条细密的摆在盘中端上来,看上去青碧可爱极了。所以最后杜甫说道:“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可知即便是高高在上,尝遍山珍海味的皇帝也非常喜爱这道山林之味。
在古代,过井水的面叫冷淘,也就现在的凉面,用热水过的面叫温淘,这种习惯河南人一直保留至今。不过,宋代之后,河南人就已经淡化“冷淘”称谓,把冷淘、温淘统统简化为“捞面条”了。
相传冷淘是武则天发明的。坊间传说,武则天在入宫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爱人,因为被选入宫中从此以后再也无法相见,就约着一起到一面馆吃面。那天正直夏日,天气炎热,武媚娘灵机一动,与老板商量着改良了下店里的面条,做出了清爽可口的冷淘,巧的是,那天也是武媚娘的生日,为了怀念年少时美好的初恋,后来武则天每逢生日就让御厨做冷淘,直到去世前这个习惯也未曾变过。这个冷淘的来历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不过冷淘最早应该是宫廷御食。在《唐六典》中就有记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也就是说,在夏日朝会燕飨,皇家御厨大官(也作“太官”)所供应给官员的食物中,即有此味,可见原为宫廷美食。
槐树又称为国槐,和美洲刺槐(也就是洋槐)不一样,它已扎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上千年。槐树,因其旺盛的生命力,很早就被我们的祖先视为吉祥、祥瑞的象征,甚至还产生了对槐树崇拜的原始信仰。而“三槐”在古代可以代指“三公”——也就是三公九卿的“三公”。皇帝的宫殿也有古称为“槐宸”。可见“槐”字分量颇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木树坚重,有青黄白黑色。其花未开时,状如米粒,炒过煎水,染黄甚鲜。其实作荚连珠,中有黑子,以子连多者为好。北宋苏颂《图经本草》说槐树“初生嫩叶可炸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或采槐子中畦中,采苗食之。”除了做冷面,陕西、北京地区还流行吃“槐花麦饭”,亦称“槐花疙瘩”。每年槐花放香季节,经常有小儿唱着顺口溜:“小娃娃,做钩搭,做好钩搭钩槐花。槐花蒸成疙瘩饭,吃得人人笑哈哈。”一边唱,一边钩下一朵朵鲜嫩的槐花。采得槐花后,先将其淘尽,拌上面粉,再加上适量的盐、五香粉,放进锅中蒸熟。食用时调上香油、蒜水,味道也是清香可口极了。
唐朝的宫廷美食——冷淘,发展到宋代,已经开始普及,品种更多,有槐叶淘、甘菊淘、银丝冷淘,用腌菜的齑淘以及用卤的抹肉淘,而且一到立春就食冷淘。《岁时广记》载:“立春日,京师人家以韭黄、生菜食冷淘”。在北宋汴京城内,冷淘不仅街头酒楼有售,政府太学食堂也有供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载,当时太学生的主食是“春秋炊饼,夏冷淘,冬日馒头”。
陆游也诗曰:“佳哉冷淘时,槐芽杂豚肩”。可知陆游的槐叶冷淘,配料更丰富了,面上还撒了些猪肉丁的浇头。当然,宋人还在槐叶淘的基础上,发明了甘菊冷淘,从宋朝的王禹偁有一首《甘菊冷淘》诗就可以看出具体做法来:“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俸面新加细,溲牢如玉墩。随刀落银缕,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与槐叶冷淘相似,不过是改用甘菊汁和面,用刀切成细条,煮熟后再放入寒泉水盆中浸透而成。由于掺进甘菊汁,所以冷淘的颜色青碧,因而“芳香敌兰荪”。后来,冷淘继续不断发展,大家因地制宜地玩出花样,所以到现在,就有了我们吃的各式各样的冷面了。
如今,最初的那碗槐叶冷淘已经十分罕见了,槐叶冷淘的味道到底如何,我也无从得知,不过从古人的只言片语中,大概能想象得出,那一定是盛夏最爽口清雅的一份消暑美食,青翠可爱,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