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数据不会骗我们,数据是最为客观的体现,从官方公布的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能够体会到怎样的教育理念,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
我在《让我们从教育学家那里汲取养分——薛瑞萍(上)》中提到过“起跑线”的概念,感觉还有几分道理的: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正确含义是,作为家长,要想做到心平气和,要想做到气定神闲,那就要早走几步,要保证自己不输在起跑线上,而不是孩子。而本文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本文的目的在于,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个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义务教育的机会,希望你能从本文中有所收获。
2015年7月3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文中的表格来自该文件。
以下是该文件的部分条款摘抄:
第六条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全年39周的教学时间包括上课35周(九年级第二学期减少2周)、复习考试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增加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游学等)。
第七条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学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每学时平均为45分钟。如:一年级不得超过1170分钟(26学时×45分钟)。
第八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第九条一至六年级要在课内留有作业时间,低年级作业要在课内完成,不得布置课外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形式课外作业一周布置一次,教师应全批全改。实践类课程中,鼓励小学各年级布置跨学科、跨年级的综合类、探究类作业。
这次改革的基本思路:切实解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扩大各区县和学校课程建设自主权。关键词是:深层次问题,自主权。
我们从课程时间的设置上来聊一聊这些关键话题。
/ 01 / 那些时间做了调整
我们先看一下教学时间的整体变化:
语文小学一、二年级由过去的8学时调整为6-8学时。数学一、二年级由过去的4学时调整为3-4学时,六年级由5学时调整为4-5学时。外语一、二年级由过去的2-3学时调整为2学时,三、六年级由3学时调整为2-3学时。体育一、二年级由过去的3-4学时调整为4学时。品德与生活在一、二年级的学时由2学时调整为1-2学时。
上述内容摘自《政策解读--2015年北京教改是令人震撼的》。
从课程的时间变化来看,改革后的义务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时间相对更加灵活,学校的自主权更大。
(2)小学二年级、六年级是一个分隔点,学习时间和侧重点上均会有一个较大的调整,尤其是在小升初时,说明我们的整个义务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推进的过程,更说明前期基础的重要性。
实话说,在最终的考评体系——高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前提下,小学的大量减负,一定会造成一个局面:拼家长的时代更加火爆。
因此便会出现两种重要的型式:(1)家长向培训机构求助的模式;(2)家长自我成长的模式。
你如何理解、定位这两种模式,与你对义务教育的整体把握有直接关系。
/ 02 / 品德教育
以小学二年级、六年级为分界点,将品德教育分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那么这三门课有什么关系?
以下是我从网络上查到的资料: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思想品德》是一门比较系统地向少年儿童进行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
这个课程的特点是:课时不多,但一定会贯穿整个学生年代;低龄儿童以故事为主,年龄大些就会讲些理论。对于孩子来讲,还是阅读和理解的问题,最终还是语文的问题。
/ 03 / 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时间特点
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时间特点:
(1)语文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小学一、二年级,语文的学习时间是数学的2倍,是外语的4倍,在初中时才逐渐缩减为和数学一致。
(2)数学的时间在小学期间基本保持不变,在六年级时调整为和初中一样,这说明初中对数学的要求高了,六年级只是一个过渡阶段。
(3)总的来说,语文的学习时间是数学的1.4倍(1948/1390=1.4),而这个比率在小学期间为1.6[(2×8+4×6)/(4×5+5)]。
这说明义务教育更主要语文的教学,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这也容易理解,因为语文是其它课程的基础,语文不好,连数学题都读不了。
这样的安排提醒各位家长,要想让你孩子在小学期间更加轻松,先和你的孩子共同度过这关键的两年,抓好了,后面的学习会非常轻松,否则随着知识的不断迭代以及在校学习时间的一再压缩,只会让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
怎么做呢?我想我会全力配合老师教学工作,同时强化家庭阅读和朗读。
一个题外话:正是由于语文在小学期间的重要性,所以班主任普遍是语文老师。
我的一个猜想——语文的学习时间为什么会缩减:通过几年的培养,语文的学习时间开始从课上转为可课下,节省下来的时间必须让位于其它新增科目: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但语文的总学习时间应该是更长了才正常,因为此时的你已经培养了热爱阅读的兴趣。
/ 04 / 语文学习的侧重点
第一条 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第十条 小学1-2年级通过讲故事、游戏、诵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3-4年级指导学生读懂单篇文章,理解重点内容。5-6年级注意篇章整体阅读,品读重点段落,基本理解作品内涵。
第十二条 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进行学习。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小学阶段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独立阅读,着力培养阅读习惯。
第十四条 小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乐于表达内心思想。1-2年级训练学生文字表达意思清楚、通顺规范。3-4年级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素材,注重写作的条理性。5-6年级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构建文章框架,做到较为熟练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以上内容节选自《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重点是:认字、阅读、朗读、表述。
这要求孩子从学龄前儿童变为一个对文字逐步感兴趣,逐步有系统化认识的学生。简单来讲,如果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无法认识1000个生词(注意,对于很多学校,这可是最低要求),其它课程的学习都会是问题。
这个《意见》同时告诉各位家长家庭教育的关注点应该在那里。所以当刚刚入学的孩子在数学或英语方面表现略差时,你倒不必着急,反而语文差时,你应该更加着急才对。
/ 05 / 关于英语
早在2013年11月20日,北京市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交流会上,提出了:小学一、二年级不上英语课,从三年级开始“零起点”学英语;中、高考英语科目降分值。
官方的解读是:这只是一个规划,并没有时间节点,希望通过改革,能够让学生真正使用这种语言工具,从而成为“有深厚的母语素养、人文底蕴,又能流利掌握对外交流工具的人”。
目前来看,上述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
但我们看到了一个信号:英语是一个工具,它不应该作为一种考试的手段。这是需要各位家长特别注意的一点,所以以此为依据,降低外语的分值是迟早的事情,另外如何去使用英语,而不是去学英语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这一点在2014年11月的《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再次得到了印证。该《意见》对小学英语的要求是:有胆子去说,能够简单交流,模仿,要不低于10%的实践时间。
/ 06 / 艺术:音乐和美术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已经和英语的学时一致,甚至在总学习上还要比英语多4个小时。恐怕,只有列出了这张表格,我们才看到了事情的真相。
不管你会不会去这么做,国家权威机构的考虑是:一个孩子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不能只沦为学习的机器、考试的奴隶,艺术和其它需要用成绩衡量的课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同样重要。
/ 07 / 课程、社会实践
各学科及各种社会实践的时间总计:453+280+350=1083小时,占整个义务教育(9522小时)11.4%,这个时间处于数学和英语之间。
也就是说学校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我们认为的教学任务之外的事情上,那么家长们就要考虑一个问题:孩子成绩的提高全部依靠在校的时间是否足够?家庭教育在整个义务教育中应该占有怎样的位置?这需要家长们自行思考。
我发现,我是典型的理科生思维,很多问题的分析都要依赖于数据,都像写一篇论文似的在思考一个问题,这种文章读起来是索然无味的,因为它不美。不过它却是有效的,因为我在试图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也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