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听了罗大伦罗博士每天聊点儿《道德经》,蛮有收获的。
罗博士说,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了两个道:一个是圣人之道,另一个是天人之道。其中道有三个内涵,第一个内涵是放下、不要执着:因为世界是变化的,我们只是变化中的一个片段,所以我们不要执迷于任何事情,要学会放下;第二个内涵是人与世界是一个整体,人发出什么信息就会传递什么信息,也会回馈什么信息。如发出一份善念,就会回馈一份善念,而且是几何倍数的增多的回馈;第三个内涵要学会不计回报,不计功利的做事,不断的发出善的信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坦然的为大家做事,在从容、圆融中为大家做事。最终达到一个境界:无我利他。无我,不是说没有我,而是放下自己的自私的欲念和名利之心;利他就是利益众生,为大家不断的做好事。做到了无我利他,其实也是在不断的向道靠近。
罗博士所讲解的版本采用的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道德经》,和我们平时看的《道德经》的版本有不一样的地方。罗博士的讲解声音浑厚、并且讲述内容多与生活相连,很实用。采用的方式是每天的讲解不到十分钟,内容很丰富,和我以往看的版本的讲解有不同之处。我认为无论是哪个讲解,只要讲的有道理,都会让人信服。
第1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对这句话的解释,马博士认为是大道是可以遵照去执行去做的,但不要执迷,因为这个道也不一定是永恒的道。为什么罗博士要这样说呢?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道只是我们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的道理然后被记录了下来;第二个原因是不要执迷于道,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的调整,不要照搬奉行。
在以往的版本中,这句话是 "道,可道,非常道。"普遍认为第二个道是动词,是解说、表述之意。罗博士认为每个人在接触道以后,要去做、去行动。造着做,人生就会更加从容,更少的碰壁,道不是用来说的,而道是用来做的,即操作、执行、去做。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中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为什么会把恒字改为常呢?可能是人们为了避讳汉帝刘恒名字的原因。常字要解释为永远的、恒常的意思。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罗大伦博士认为是老子的自我否定,提醒大家在理解道中去做事,在做事中再不断的根据实情去调整、变化。老师引用了三段话印证他的观点:《道德经》中的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在后面说,我讲的道并不深奥,很容易,道是很容易去做的,但是大家不愿意去做。所以说第二个道,应该是第一个道的名词动用,去走、去做之意)以及《金刚经》中的:"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好的佛法,如来说,"只是我说它是善法,它也不是永恒固定的。是非善法,只是名字叫做善法,是讲经的时候落实到文字上,所以不要执着于文字,不要着相。)、"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说佛法,可以比喻成渡河用的竹筏,人们渡过河之后到达了彼岸,就不用再背着竹筏走路。所以明白了道理之后去奉行,不要执着,要理解佛法的深意,不要流于形式做事。)
循道而行,我现在的做法是,不计回报真心的去为孩子们着想,不断的鼓励他们、激励他们,希望他们成绩提升、人品上乘;做事时不执迷于形式。因为有些适合别人的事情未必适合于自己。每次开家长会时我都需要准备课件。2年前,我准备课件的时候往往喜欢讲一些听来的道理,讲了一些大道理,自己都感觉有种不接地气之感;但现在我的做法是针对孩子们出现的状况去分析,去说自己的感悟,以及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一个处理办法,我觉得这样不断的调整和变化,顺势而为,也更接地气,家长也更喜欢听了。
每天能够不断的向道靠近,循道而行,顺势而为,是非常幸福和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