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已不在了,外祖母派人来接,父亲也说去了可以减他后顾之忧,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上船的时候,黛玉的心里就绷紧了一根弦,她小心地观察那几个三等仆妇的言行举止、吃穿用度,不断在心里提醒自己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黛玉的聪慧让人心疼。她对贾府里外祖母等人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坐在轿子里向外看,外面的繁华街市,提醒她到了她所不熟悉的环境。路过宁国府的大门时更加剧了她的戒备心理,她将要去的是个与众不同的场所,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都可能被别人耻笑。到了荣国府门前,作者写到“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这个“却”字表达了黛玉的惊讶,也预示了她在贾府的地位——一个无足重轻的投亲的孤女。进门以后的描写都是黛玉的眼睛看到的,丫鬟说老太太还念着也没让黛玉找到即将见到亲人的感觉,迎面见到外祖母,她心里想到的是礼节上的拜见,被外祖母搂入怀中的那一刻她必定一惊之下心中一暖,也跟着流下泪来。介绍完在场的人,贾母让请姑娘们时说“今天不必上学去了。”黛玉由此知道姐妹们都在读书。后来饭后贾母问她念什么书,她恐怕落后照实回答说:“刚念了《四书》。”等她问姐妹们读什么书的时候,贾母却说:“读的什么书,不过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这句话让黛玉刚找到的亲近感冷了下来,重又回到小心翼翼的状态。等到宝玉问她有没有读书的时候,她就说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正好符合贾母对于女孩子读书的评价。人和人之间只有亲近才能不设防,显见黛玉和贾母没有那么亲近。林黛玉来贾府投奔的人其实就是贾母,贾母的态度决定着林黛玉环境的温度。别的人都是看贾母的眼色行事。
王熙凤的出场让人眼花缭乱,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为了讨好贾母对林黛玉表现了虚伪的热情。王熙凤夸林黛玉句句都是在奉承贾母,替林黛玉哀叹母亲早逝也是揣度贾母的心思。她转悲为喜的速度太快,以致拍电视剧时导演加了一个林黛玉满脸鄙视的镜头。王熙凤对黛玉的虚伪关心有两个地方特别明显:一个就是一连串的问话,几岁了上过学没有吃什么药,这样的问话是没有准备让对方回答的,后面的话才是重点,在这个府里的任何事她都可以解决,随后就现场演示,安排跟黛玉的人去休息。需要注意的是让佣人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林黛玉要来的消息肯定早就有,直等到你进了门才安排人打扫房间,可见凤姐对于黛玉来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凤姐的独角戏刚停,王夫人又上场了。她和凤姐的对话非常说明问题。凤姐说到找缎子,王夫人说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黛玉裁衣服,并且指定了时间晚上想着叫人去拿,还嘱咐说别忘了。这几句话足以看出就王夫人方面是知道凤姐绝对没有想到要给黛玉裁衣服的。凤姐当然不肯承认,声明先料到了已经预备下了。这假话说的王夫人都忍不住一笑。姑侄两个心有灵犀。
随后黛玉去见两个舅舅,一个也没见到。贾赦在家不肯出来,托词是怕见面伤心。如果他真的跟黛玉的母亲兄妹情深,那么妹妹没了一定会对外甥女关爱有加,再怎么怕伤心外甥女上门也该见一面,当面安慰一下。林黛玉答应佣人捎过来的话时必定在心里知道这个大舅不可依靠。倒是大舅母邢夫人的殷勤出乎意料,苦留吃饭、看黛玉上了车又目送走远才离开,如果说看在贾母的面上,背地里没必要做到这样到位。邢夫人有名的吝啬孤僻,儿女都不靠,不可能对林黛玉有所指望。唯一的可能就是同情黛玉的遭遇。邢夫人尚且如此,反衬出王夫人等在黛玉身上做文章的冷漠无情。
黛玉见二舅贾政先是在东边的三间耳房里等,随后又被让到东廓三间小正房内。王夫人说贾政斋戒去了没在家。在贾母面前时她并没有说贾政不在家。贾母或许不知道贾政不在,王夫人肯定知道贾政不在,明知不在还让黛玉来,王夫人自有她的打算,她有话要嘱咐黛玉。别看王夫人说到宝玉口口声声混世魔王的谦虚,实际传达给黛玉的意思就是你别惹他。黛玉戳穿她说她母亲曾说过宝玉是姐妹情中极好的。黛玉知道的是实情,所以后面王夫人笑着又说了一番话,这些话表现出了王夫人对宝玉的溺爱和不理解,有天无日、疯疯傻傻,让黛玉听了以为宝玉是个懵懂顽童。
两个舅舅都没见到,还接到一份警告,随即又见识了贾母对宝玉的呵护宠爱,黛玉晚上的眼泪的内容比紫鹃嘴里的内容要丰富的多。贾母把二等丫头紫鹃给了黛玉,相比给过宝玉的袭人,黛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就差了一等。以黛玉的敏感聪慧,一定能感知到虚伪热情背后的冷漠,幸好有初见宝玉的惊喜,否则林黛玉初进贾府的第一天真是够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