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那年我高中毕业。高考前,同桌对我说,我们相约一九九八去内蒙古大草原。我说好!那时候,觉得一九九八年非常遥远,不敢想象一个未知的将来会是怎样一番光景。虽说同桌并没有对这个约定有什么承诺,但我还是清晰地记得他的这番话。记得的原因无非是因为那时的内心有一个期盼,有一份美好的憧憬。
如今,一九九八年已经过去二十年,同桌可能早已忘记了这件事情。高中毕业后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各有各的忙,内蒙古的那片草原仍静静地躺在地图上,却与我们没有任何一根草的关系。我并没有埋怨同学失信于我,而是觉得时光易逝,自己却一无所成。更察觉到人一辈子真的可以就这么无所事事地打发了,蓦然回首,猛然发现除了悔恨,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
最近这一个月在艰难地啃四书,乏味之极,却在乏味中对古人的敬意油然而生,也慢慢攫住了一丝晦涩的圣人之道。古人尚且知道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为何而生,生而为何,而今不逮古,差之甚远矣。孔子离开我们两千多年,却留下了不朽的著作和光辉的智慧,就连他的弟子和门人事迹也一直影响到两千年以后的今天。而我们既没能将先贤留下的宝贵智慧继承下来,更没有为后人留下什么值得轻描淡写的痕迹,也没人为此感到羞愧。
或许,我们无法超越古人的智慧,但至少我们能“执古以御今”。可我们现在又有几人去“执古”了呢?就连去了解古人、诵读经典的人都少之又少,更遑论“御今”了。我们很多人不去关心、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仅仅凭着九年义务教育学来的那一点可怜兮兮的粗浅知识,就信口雌黄,大喊着要与时俱进。甚至连我们的文化精髓是什么都不知道,之乎者也都没懂几句,就妄加评论和批判古人的思想,恨不得与之划清界限。总以为老子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什么场面,什么经历都走过来了,用得着别人来教训我吗?老子不教训你就算好的了。
确实如此,我也是这样白白耗费了几十年光阴,大摇大摆走过来的。自以为小有所成,自以为可以教训别人。谁知最后不是别人来教训我,而是天来教训我,是至高无上的道来教训我。这个天,这个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很多人总以为是命运,是命运在冥冥中捉弄每一个人,我们只能默默忍受,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和处置。所以,既然最终难逃一劫,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天喝白水。”一切只看眼前利益,一切都顺从着俗世的规则,一切都为了追求享乐。自以为得到了,却不知什么也没有得到。不仅如此,反而随着物欲的膨胀,烦恼、焦虑、恐惧、嗔恨日渐堆积成山,将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乐此不疲,还美其名曰:奋斗、责任!殊不知,为欲望奋斗一生,得到的就只能是贪嗔痴;为无明担一辈子的责任,得到的也只能是永世不得翻身的桎梏。恐怕,这就是很多人能够留下的东西吧?
古人信奉天地、鬼神,信道,故而强调人要知天、知命、知性,以此才可以知人、知物。反之亦然,格物而致知。知,在古代通“智”,智慧之意。人生的智慧,就是要懂得如何安身立命。这个命,不仅仅指命运,而是指更高的“天命”。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通常意思是说,君子居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素位而等待天命。但这样的解释过于以字解意,牵强附会,不得要义。白居易的名字也是出自这句话,估计他老人家也不会满意这样的解释。古时候,“易”字是由“日”“月”合并而成,本意是日月交替,而《易经》对“易”的解释也是变化之意。所以,“居易”应理解为顺应日月运行之道、顺应天命而居之。以此,“居易以俟命”才更符合本意。
正因如此,古人明白人生根源上的东西,而今人却如垃圾般摒弃。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去学什么MBA,学什么心理辅导班,却不愿意学这些现成的国学经典。把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人类智慧、国之重器丢在图书馆的旮旯里发霉而无人问津,却将那些小道小术当做宝,实乃本末倒置也。我也不想呜呼什么,只想顺便再“说文解字”这个君子的“君”字。估计我们很多人一看到“君子”这两个字就觉得迂腐,作呕,伪君子的概念一下子就涌现在眼前。但有几个知道,君,乃是做主之意呢?何谓君子?就是做自己的主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并不是任凭命运摆弄,随波逐流,而是理应明白天地之大道,时时刻刻修身,完善自己,自强不息,做自己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才能配天命,才能“居易以俟命”。否则,我们只能做小人,“小人行险以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