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类人,麻木不仁,生来猖狂,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这类人生于键盘之上,稍有火星,一点就燃,一碰就炸。
此物者,为网络暴民,为战场炮灰,戾气之重,无以复加。
我们感觉到这个时代,到处充斥着暴戾之气,从网络到现实,从现实到网络。
互联网上无脑谩骂、斥责,相互之间你来我往,戾气必成,这种互相的谩骂终归结束,结束之后便将这种戾气带到现实生活中。
如果社会中每个人性格里的顽固自大通过网络方式放大,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是生活无安全感,那么这种戾气就会自我培育。
在社交网络上面更容易受到群体性思维的影响,特别是现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网民趋于年轻化的情况下,别有用心的自媒体引导三观未成的青少年群体,人人都会“真他妈傻x”、“已取关”、“X你妈”之类的词句。
这类人在生活中无趣,便会以在网络上骂人为乐,寻找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的存在感。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能明目张胆的骂上司、骂同事,因为,当焦虑无法被发泄,也就会转化为攻击的欲望,也就形成了戾气综合体。
记得读梁漱溟先生《这个世界会好吗》书中,老先生提到一个观点。
人类需要解决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即:先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任何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然而,但部分人只是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生活在物化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这样就谈不上解决自己内心和他人之间的问题了。
我们首先谈谈戾气产生的历史原因吧。
从不列颠绅士精神,到法兰西的浪漫主义,美利坚的自由精神,这些东西都在随着经济全球化中逐渐消退,但是他们还是存在于民族特性里面。
而大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儒学、道学、程朱理学、阳明心学,这形成了中国人多元化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自从坚船利炮撬开中国的大门之后,天朝上国的荣耀感被取而代之的是所谓东方侏儒,文人墨客奋起口诛笔伐。
他们批判清帝国丧权辱国,批判国民政府腐败丛生,批判英美德日残暴罪恶,批判给了大家可以张嘴骂人的习惯。
从清帝国沦陷后的100多年时间里都是被压迫的历史,完全感受不到之前2000多年文明的优越,压迫让人自信逐渐丧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认识深入人心。
缺乏自信就会生成攻击人获得成就感的习惯,因为欺负别人感觉自身好像真有能力,内心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
这类人在网络上我们称之为键盘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称之为口水党。
大家看新闻有没有发现,一些社会负面的消息比那些见义勇为的新闻能收获更高的关注度,是因为急于关注的人真的胸怀家国天下吗,非也。
因为一些无良的媒体人总是极力渲染,让人们对所有的事情都抱着怀疑态度。
现在有的人喜欢学先辈们那样批评呐喊,但是他们是没有良知的呐喊,只是喜欢玩弄文字挑起战争,本来应该宣传正能量的,几句不客观的话便会引起网民之间骂得你死我活,挑起了网络战争喂养戾气生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物质化的时代,每天都生活在在什么公司上班,担任什么职务,有没有房子,车子多少价位,有多少现金存款,穿戴了什么奢侈品等等焦虑不安中。
唯独没有的是:我们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没有和自己安静的对话,让内心的戾气肆意增长。
对自己的生命缺乏尊重,对他人缺乏理解,内心缺乏关注。
内心缺乏关注就会变得荒芜,并在这片黄草丛中迷了路,寻路中哪有时间顾及他人的感受。
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学业,自己的感情,艰辛的努力过后毫无成果,自然产生挫败感。
感觉自己要丢了工作,感觉自己学业不能完成,感觉到自己会失去爱人,自然没有多少安全感。
怎么努力工作都感觉赶不上房价上涨,怎么努力学习感觉还是会挂科,怎么努力维系感情感觉还是要离开,自然就会产生无助感。
归根结底戾气的产生源于挫败感、无安全感和无助感。这种挫败感、无安全感和无助感造就了生活的不幸福感,戾气就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不幸福感。不幸福感又是源于匮乏,不仅仅是物资的匮乏,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匮乏。
如果自己的内心被戾气占领,注定只能生活在不断寻求存在感的世界里,然后当个键盘侠了此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