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大概是在六月底的时候,我在公交车上阅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到约翰和他的舅舅在一个空旷的田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时,我被其中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清新的雾气、星星点点的萤火虫、草地上的约翰和高脱弗烈特自由自在地谈论生活,谈论人生,谈论艺术,一切都是那么宁静、自然。瞬间,仿佛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爱上了文学,爱上了写作,那天,我坐过了站台。
这期间,我买了许多关于如何写作的书,史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人大出版社推出的“创意写作书系”等等。看过这些书,更加确定以后,写作会成为自己生命中的如喝水吃饭一样的组成部分。
然而,跟着那些书,写写停停,因为自己对于写不好的恐惧;自身意志力的不坚定等等原因,始终没有迈开写作的步子。
有一次,看到咪蒙(某著名公众号)写的一篇文章里面说到:如果没有写够100万字,那就不要说你要写作。我触动很大,是的,一直都说要写作,可是从未动笔写过,自己想写的文学评论、读书笔记、对于某种东西的看法、某类小说等等,一直在想,可是从未真正的下过笔去写。于是我下定决心,不管自己写得东西是臭狗屎还是垃圾,不管今天出现什么状况,每天都要写一点。
或许在这种要写的欲望的强烈推动下,竟然让我看到了好报推出的“写作班”。这个班是由好报建立的一个微信群,交了99元就可以入群,群里规定每人每天必须写一篇500字的文章,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如果连续三天不交,就要被赶出群。出于能认识一些想写作的人,以及希望有个第三方监督自己,我就加入了这个班。
终于开始写了。从9月1日开始到现在,一共写了21篇文章,其中有两天没写。对于写作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是自有写作这个想法以来,从没有做到的。这些天的经历,又让自己对于写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而这些天写作的过程,也发现自己诸多写作方面的不足。内容干瘪,用字不准,思路不连贯、整体写作不流畅,爱喊口号等等一大堆问题。目前还只写一些自己的感悟和些微的观点的表达,就明显的感到自己在写的时候面对了极大的困难。
但还是没想过就此放弃,这只是第一步。自己也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布置一些题目,比如对社会现象的一些看法,自己对于生活中产生的一些看法;也要开始了写平时看的小说的评论和笔记,以及自己想了很久的小说。并且也在有意识地在文章中丢弃“我自己”,尽量注意到客观,再客观;有意识地用一些以前学到的技巧。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刚刚开始。
开始写以后,自己也开始更有意识地去读书,会有意识地注意作者的写作技巧,表达这个观点的时候作者是怎么处理的,是怎么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的,是怎么写一个有戏剧性的情节的,是怎么描写真实的生活的,等等。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阅读体验。
不仅如此,自从开始写作,自己对于生活的细节的感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平时看不到的,仿佛现在能看到了,好像突然之间打开了心的眼睛。
有时候在晚上10点多的时候怀着极大的挣扎才开始打开电脑来写,如果不是加入了这个群,我会就这么放弃了今天的任务。我开始想,难道写作是一件需要别人监督的任务吗?你不是一直在说的写作跟吃饭一样必不可少的吗?为什么不是自发的、有激情的去写文字呢?但是又一细想,或许在任何一件事开始之前,都需要一些外部约束的力量吧,总之还是让自己坚持写了,这不也是你当初加入好报写作班的初衷吗?不必自责,只要开始走上这条路,过程不重要,坚持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曾经说过一段话:“万事皆需要孕育方能诞生。要使得每一种印象或者萌动的感触在一团漆黑中,在不可表述的状态下,在潜意识里完全展开,成其为自己,往往让人力有不逮。作者需要怀着极大的谦卑和耐心等待那种清晰表述时刻的到来——这种孤独会伴随艺术家的一生。”而我就在怀着极大的谦卑和耐心等待那种清晰表述时刻的到来,我不怕等待,也不怕它来得有多晚,我相信,它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