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时光不许,华年难再,我们蹒跚着往前,来到生命垂暮的城堡。虽然说好要一起回家,却终究有一个不能如约,分别的泪眼婆娑,带着满脸的沟壑,望着远方,似乎想起了些什么。这是人生旅途的节点,挥挥手,作别漫天的云彩,独自回忆,回忆曾经的过往,独自等待,等待时光之约,来赴一场宿命。
学校里有好几位同事,自己在食堂吃完饭后,还要用保温桶装一份饭菜回家,因为家里还有老人等着吃呢。原来,他们家的老人,竟然老得不能做饭了,而他们要工作,没有时间为老人做饭。每每看到他们的情形,我免不得有些唏嘘,为他们的无奈而生出些叹息,也有些庆幸,目前我家的老人还可以自理,不需要我们这样做。然后我想想自己,假设我们也老到那个程度,生活该如何自理呢?两个老人能够相互照顾着,慢慢变老,才是幸福。难怪有人这样许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原来这才是最真情的告白。“我舍不得死,不是我怕死,而是为了要照顾你,我不能让你一个人享受孤独的滋味”,这可能是最诚挚与忠贞的爱情。
两个相互搀扶走过来的人,此时已没有了相看两不厌的欣喜。少年夫妻老来伴,能依然相互照顾着,陪同着,从年轻的爱情过渡到了老年的亲情。那些场景映入眼帘,是感动自己的画面:街头两个老人牵着手缓步行走,小区里一个推着轮椅上的另一个兜风,餐桌上一个哄着另一个吃饭,病房内一个服侍躺着的另一个坐起……
谈到生死,谁都好像有点浅浅的伤感。毕竟,人死如灯灭,好端端的一个人,说没了,就没了。谁的情感里都会有些难舍与难分。生,是一场偶然,死却是必然。即使害怕,牵挂,难舍,也是无能为力。与其害怕,不如坦然面对。“人生是一个圆。”生是圆的起点,死是圆的终点,走完这一生,就是画出了这个圆。于是,我们好多人就学着阿Q,想尽办法要把这个圈画圆。只是人生很多事,都无法如愿以偿。我们尽力做好自己就行,结果如何,那是老天爷的事。
活到这个年纪,也算见到过一些死亡场面。最近看到的一场生死离开,儿女哭声嚎嚎,数落着往日情怀。可是,我曾见他们兄弟姐妹,为了父母的养老问题,可是有过许多场大小的争吵呢,即使就为了安葬事宜,如何开支,场面要多大,争论个不休,不是本房长辈出面,事情还难以妥善处理呢。事情结束了,又在讲着谁的亲戚多,人情大等等,不一而足。或许,农村个别人的目光与见识就这样吧。或许在生时能好好服侍,又何来死后的长哭哀嚎呢。厚养薄葬,应该是这个社会所提倡的。
现在,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养老问题,公办和私立的养老机构已经形成、并开始发挥作用。去年跟作协去一个民办的养老公寓参观过,那里医养结合,对老人照顾得相当到位,我们看到那些老人脸上的笑容时,相信他们对那里的生活会是满意的。当时我就想,当我老了,老到哪儿也去不了,进这个公寓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愿意优雅地老去,如果做不到优雅,只愿静静地老去。两个人静静地坐着,两双浑浊的眼睛对视着,沉默是此时最好的表达,话语已经多余了,就这样守着夕阳慢慢西下,守着茶杯里的温度渐渐流失……
(2018年1月28日——随书三十天写作之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