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也就是书名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它为你提供的是一个设计方法。从大概念而言,课程是为了获得预期结果而对学习进行的规划。那么相对而言,为了达成目标,应当应用最合适的体验、任务和评估。
而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理解”这个词本身就是复杂的。理解有不同的类型,它包括不同的形式和深度,也就是理解到什么程度,怎么理解。在我备课过程中,对于理解的程度产生困惑时,一直会翻阅《上海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书,这本书中,对于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板块,对于学生掌握的程度有较详细的描述,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解惑。
尽管如此我有时还是会被书中提到的地方困扰,如“难以界定理解”;“不知道如何评估理解”;“在计划、教学和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忽视与理解相关的目标”等。心中虽然还是有着许多疑问,但UbD为我提供的设计模板给了我很多实用技巧。
教师作为课程、评估和教学的设计者,检验这三者的有效性最终都取决于学生对预期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因此,他向我们提出了“逆向设计”
正如书中所说,好的设计要“形式服从于功能”,其实我一开始和书中描写的大部分老师一样,过分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在设计一节公开课时,我就是从算法的输入着手,思考怎么导入,怎么衔接,当然一节课想要上得漂亮,这些细节都是要关注,但我以后可以把更多的思考放在每一个环节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什么要学生做这件事情,站在输出的位置多问问为什么。其实这个“为什么”就是对目标的思考,对学生的学的思考,“以终为始”。每一个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把预期结果和目标放在前面,设计才会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其实在小学低年段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活动为导向的设计,这类设计的不当之处在于“只动手不动脑”,不能期盼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偶然性的领悟。不能只追求过程看起来热闹,要明确引导性的智力目标,让学生发现意义所在。如何检测学生是否明白教学的目的性,书中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验证观点:
1.你在做什么?
2.你为什么这么做?
3.它会帮助你做什么?
4.它和你先前做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5.你如何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这5个在设计技巧中提到的问题,我会尝试着在课堂中询问学生,检测他是否真的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不是把输出目标作为设计的第一意图,学生是很难理解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究竟想要给他带来什么的。努力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进行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