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描述“服饰对许多女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们可以使女人凭借幻觉,同时重塑外部世界和她们的内在自我。打扮不仅仅是修饰,它还表明了女人的社会处境。”在消费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关注的不是商品本身的特征,而更在意其社会象征意义,力图通过商品来表达她们的时尚意识和社会追求。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消费环境因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不再为物质生活发愁而注重自我生活方式的表达。大众传媒的推动和引导进一步创造和刺激消费欲望,驱使人们形成追求高档、向往名牌的消费主义,并作为当下主流消费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女性作为消费者或在家庭中作为母亲、妻子、女儿、主妇等角色成为男性代理消费者,自然处于消费文化中的中心地位,现代广告和大众媒体杂志面向女性对象的消费宣传,也逐渐促使女性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动力。而在多数情况下,女性消费常被冠以“被消费”、“非理性”、“情绪化”等消费特征被刻板的定义。这种商业利益中建立的“性别化消费”成为限制性标签影响着女性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和消费观念。而且由此形成的消费文化影响着女性的社会追求和自我身份认同。
几乎人人都认为自己不会受广告的鼓动和影响,然而广告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众媒介是消费文化的引导者和推动者,设计作为刺激和引导消费欲望的手段构成商品的视觉信息和影响人们意识形态的消费文化。在大众媒介视角下的女性作为“消费对象”已被全面性别化和商品化。广告强加在女性身上要求她们年轻、苗条、靓丽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大众视角下的流行文化中独立个性的消失致使部分女性放弃自己和大多数保持一致,不论衣着、长相、审美或生活方式。“瓜子脸,白皙的皮肤,直发,混血式五官,杏眼”她们才被认为是美丽的,姑娘们从小小年纪就接触到这样的信息,这种不真实和同一化的完美形象根本没人可以实现与之媲美。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每一天都在用这样的形象来衡量自己,这自然影响了女性的自尊也影响了实际中男性对实际存在的女性的看法。所以整容技术和修图软件泛滥是对完美外表的恶劣强调的一种表现,而物质文化的过度消费成为女性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另一方式。
今年7月份,某品牌汽车广告短片涉嫌物化女性、侮辱女性等激起众怒,引发汹涌的批评声音;同时间大学生裸贷风波,关于虚荣心引发的炫耀性消费引发热议。两个简短的新闻标题我们看到的是当今社会的浮躁和缩影。在这个女性被全面性别化和物化的消费文化中,作为一名独立自由的女性,如何在这个时代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排除女性自身的依赖性和寄生性而不被此束缚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身份认同是我们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女性探索自我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中,应认识到自我身份和价值是由很多种因素、范畴构成和决定的,性别、年龄、人种、环境、生活方式等只是外在的环境和物质塑造,它们只是人们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条件或途径而已,而身份认同的价值核心是我们怎么认识、定位和塑造自我的内在文化意义和人格价值,由此作出的生活方式选择。尊严或自我价值的取得并非外界给予而是自我抉择和判断的个人意义与价值的实现,这也便是努力和趋善的意义所在吧。
王安忆在小说《我爱比尔》中说“女性在自我建构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包括欲望、信仰、诱惑及自身心理缺陷,相较男性而言,女性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受到更多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拘囿。”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也提到“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她们作为女性作家意识到这种性别的差异性和不平等性,我们不应追求虚假的具象化平等,不是像男性一样做同样的事情,而是知道这性别限制在哪而多一份理性。我们应常自反己身究竟何所属?而不是盲目跟风,轻易被欲望引导,在不断自我完善过程中,守住根本核心,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