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柳树吐绿,突然想起和朋友好久不见,随即打电话约到公园长椅上互诉日常。年少时经常有空就约到公园聊天,打发时间,只是现在由少女话题改为已婚妇女的聊天内容,由孩子聊到老公,由老公聊到家庭。
聊着聊着发现不对劲,才知道她已经和老公半年不说一句话了,起因是婆婆想让朋友的哥哥送他们回老家,朋友的哥哥以自己没时间拒绝了。老公觉得大舅哥没给他父母面子,随即跟朋友闹起来,朋友的婆婆添油加醋的拱火,说什么自己的儿子在外面挣钱,钱都让儿媳妇花了,好吃好喝的住着大房子,说不定钱还让儿媳妇卷回娘家去了。娘家人还不办事,那有这样不通气的亲家。
越说越来劲,拱的朋友老公收了他自己的工资本,还回来大吵一架,朋友嘴上也不吃亏,说,工资本你都收走了,我们娘俩也不花你一分钱,这个家你也没什么作用了,想过就一起过,不想过离婚,房子,钱,都归你,孩子我自己一手带大的,婆婆没拉扯一下,抚养费一分不要,但以后你们没有探视权,孩子不许你们看一眼。
前两条顺顺利利的签字,最后一条一说出口,矛盾立刻激化,气的朋友老公把家里的盘子碗全摔了。朋友随即出门买了一套全新的。意思是看吧,你治不住我。事情到此两人就僵到这了。
我问朋友,你会离婚吗?朋友说为了孩子不会离。我又问,他不给你钱,你们还住在一起吗?朋友说,让他回家,虽然不用他的钱,他回来我还给管饭吃,我做的够好了。
我知道,朋友之所以闹成这样,是应为她生婆婆的气,对她老公总站在婆婆的立场考虑问题感到非常失望。之前因为婆婆挑事已经有过一回惨痛经历,以至于生完孩子三个月就从婆婆家搬回娘家住。从此结下了心结一直没打开。本以为只要躲着不再见面,不再提起,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她能和老公平静的生活。
可事与愿违,原因在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自己没做错,婆婆虽然拱火,但她的意识存在的思想是儿子是我培养出来的,儿子就该跟我亲,跟我近。儿媳妇就该服服帖帖老老实实听我的话,就算我没看孩子,但现在孩子大了,你作为儿媳妇就该伺候我。
朋友的思想是,孩子小的时候我最困难最需要你帮的时候,你袖手旁观,现在孩子大了,你要我养你,养你是你儿子的事我不拦着,但要我伺候你,门都没有。
朋友的老公明知道自己的妈理亏,但又不能不养老娘,自己常年在外,只有媳妇能帮上忙,但你不愿认错,不愿说好话哄媳妇,一副你就该照顾婆婆的强势嘴脸,想从气势上逼朋友就范。偏朋友是个烈性子,吃软不吃硬,最受不得别人强压她,想要工资本,给你,房贷不还,我还,盘子碗摔了买新的,完全一副独立自主不受强权迫害的派头,于是两人就杠到这了,谁也不给谁台阶下,仿佛一服软就输了,以后就是短处了,就是把柄了。
朋友,朋友的老公,朋友的婆婆都过分强调了自己是否有道理,而不顾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后果,或者说自己期待什么样的结果。
我想朋友婆婆是希望儿媳妇能常登家门,老了以后有个人照顾。但她的做法是拿出长辈的派头,想用封建的理法让儿媳妇在她面前低头,事事都得听她的,这对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女性,太高估了自己期待,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随即恼羞成怒。
朋友的老公,希望老妈能找回面子,那是他的原生家庭,老娘一定不会害他,老娘说的都对。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面子还是里子。于是掉过一会坑,因婆媳矛盾没处理好已经有过前车之鉴还依然掉到坑里而不自知。用旧的方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还期望有个性的媳妇唯唯诺诺,这是哪来的认知。
朋友结婚14年,从第一年开始与婆婆有矛盾,姑且不论对错,一直心里恨这一个人,认为怎么自己这么倒霉摊上这么一个婆婆,人品如此恶劣,毁了自己半辈子的幸福,躲都躲不起。最后由对婆婆失望转而对老公失望。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在我好,你好,大家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因为,讲道理往往把焦点放在过去,注意效果则把注意力放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