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可以被无辜的荒废,电影本身就是一场刺痛人心的闹剧,十年,或许连李雪莲也不明白自己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房子亦或是面子?在李雪莲眼中都不是,而是她自己对自己的一场救赎。
贯穿电影始终的都是李雪莲告状的执念,一个农村的女子只因想要生二胎并且借此机会分财产,于是就和自己的丈夫离了婚。不料假离婚却变成了真离婚,丈夫娶了新人。她去找曾经的丈夫要个说法,得到的却是丈夫的恶语。丈夫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结婚时李雪莲不是处女,说她是潘金莲。李雪莲忍不下,于是走上了这条告状的路。
如果故事是这样的简单或许李雪莲的人物形象就不会如此戏剧化。从最低一级的法院一级一级的告了上去,有幸在北京拦下了首领的车,首领一怒,县长、法院院长、市长全部被撤了职。可是李雪莲要的不是这样的结果,于是十年漫长的旅途就开始了。
十年来,每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李雪莲都会去北京。官员们渐渐的也开始怕她了,各个官员都防着她。其实不是怕她,只是在这个日益商业化的时代官员们怕她影响到自己的前程所以忌惮她。李雪莲仅仅是一个农村妇女,她要的无非就是一个说法。
社会的现实是生活的悲哀与无奈,在这个时代里真正的公平与公正真的存在吗?人心的欲望与贪婪,害怕与自私在影片中披上了人的外表,华丽的伪装了起来。你告你的,只要不要影响我就好,这几乎是每一个官员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但社会的目光逼得他们必须出面解决,所以各种无厘头的闹剧被搬上了荧幕。
用王公道的话说:“这件事情,跟我们法院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他叫王(亡)公道,从一开始的攀亲到推脱他都不是真正的想帮助李雪莲,他是怕,怕自己被连累,他不想卷入一个这样的漩涡。所以人情世故多半是逢场作戏,在领导面前他坚决否认自己与潘金莲的亲戚关系。
当李雪莲找到县长时,县长没有推脱,只是假装自己是县长秘书偷偷从后门跑了。
后面的贾聪明和赵大头准备用爱情来锁住李雪莲,仔细一想,这也不正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处理方法吗?赵大头和李雪莲是同学,也一直暗恋着李雪莲,在北京李雪莲能够依靠的除了她自己就只有赵大头。可赵大头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市民集体的虚伪一面的缩影。情的欲望,钱的贪恋。
市长或许看起来和蔼,甚至给李雪莲做了一顿饭,但他避实就虚,这么做也仅仅只是为了保住自己脑袋上的帽子。
或许在冯小刚导演看来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只是导演在对内容的处理上用喜剧的成分去浸染了内容,但这部电影的实质却是悲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包括李雪莲她也是为了她自己,所以她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解她,其实不是不理解,只是没有共同的利益仅此而已。
导演在对画面构图的处理上别具一格,以圆型镜头开始,方形镜头演绎精彩,说白了兜兜转转依然摆脱不了圆与方。圆给人的感觉是规则的完整,人性的真善美,但是电影表达的除去圆形以外的空间都是黑色的,这是一个农村女子的迷茫与绝望,也是一个女子誓死打破人性的决心。
在李雪莲穿过隧道来到北京时,我们看到的是四四方方的画面,其实这更是一种严谨的拘束。规则的严肃,规则就是规则,制度就是制度,没有人情味儿在里面,十年的漫长奔跑得到的却是更加冰凉的制度。
或许电影很难结尾,导演对于电影结尾也把握得很好,如若矛盾的点不在了,这个问题即使没有解决,也没有什么解决的必要了。所以李雪莲的丈夫死了,十年的奔波在这一刻都结束了。李雪莲浪费了十年,绕了一个大圆圈,还不如那些生活平凡的普通人过得快乐。
李雪莲缺理,但电影该结束了所以就这样结束了。人活在这世上,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世事的规则制度,人情的温暖寒酷,永远那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