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上小学了,终于可以看到校舍、操场以及不同年级。我上的小学是村办小学,也就是上海郊区最为普通的小学。当时的每个生产大队都有一个小学,在镇上也有中心小学。每个乡(那时应该叫公社)共有十几所这样的村办小学,老师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我所在的小学,教学水平貌似也不咋的,中游水平吧。
小学校离开家稍远些,大概20分钟的徒步路程。如果天气好的话,走着过去也不难,但如果遇到刮风下雨那就比较麻烦,由于来往的都是土路,一旦下雨就泥泞不堪,如果没有雨鞋那几乎没法走路。如果是夏天,乡下孩子可以赤脚回家都没问题,但如果是冬天赤脚回家那不大现实,只能等家里大人送雨具来才能回家。每当下雨天,孩子们总是在教室门口翘首期盼,希望尽早能看到自己父母的身影。学校也没有中午饭供应,只能中午回家吃饭,如果遇到下雨天气,多希望自己的家离开学校近一些,最好就在隔壁。回去吃饭也不用多少时间,冬天早上也可以睡得晚一点。如果幸运的话,中午父母或许会给你送饭到学校,那是读书时感到最幸福的时候。
小学的整个学校不大,分前后两排房子。南面两排是四年级和五年级的教室,北面四间房,中间是教师办公室、体育活动室等。两边就是一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教室。学校也没有啥围墙,南面就是农村种植的庄稼,东面是生产大队的畜牧场,有时课间会偶尔听到猪猪的嘶声裂肺的声音,估计是被卖到集市去吧。北面就是大队的代销店,小孩子喜欢的零食和文具往往也到这里买。在学校校舍和代销店之间的空地上放了两个篮球架,这里就是我们的运动场,只是没有现在那种塑胶跑道。我们有的只是空地而已,上体育课时的跑步就是绕着操场(其实就是一片空地而已)跑几圈。当时整个生产大队的人数毕竟不是很多,每个年级也只有一个班,大约40人左右。课桌椅就是最常见的长桌椅,不像现在那种一个人一套桌椅。我们是两个学生一个桌子,而椅子也是那种没有靠背的长条凳。从小学开始就有了同桌的概念。小学时,一般同桌都是一男一女搭配,由于习惯不同,有时就免不了闹一些小矛盾。诸如在课桌上画“三八”线,有时为了这个越界问题还小吵一通(可参看拙作求学记:同桌间那些小事)。
一年级的课程也很简单,就是识字和简单的数学计算。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年级时的手工课,当然这个手工课主要是折纸,也不可能有木工之类的手工。用老师发的彩纸或自带的纸可以折出各种各样的模型。如纸飞机,纸兵舰,纸癞蛤蟆等等。对于小男孩来说,最喜欢的还是纸飞机,折了以后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或者是谁的飞机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折出的飞机也是各式各样,有宽翼的,窄翼的等等。如果比赛水的飞机飞得高的话,那就借助橡皮筋拉住飞机的机头,往空中射。此类纸飞机的头部比较窄,而且为了可以拉橡皮筋有个专门的小折痕可以拉住。这是小男孩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女孩一般就折那种花篮之类的小玩意小摆件。小孩子对于动手的,室外的课程往往是最感兴趣的,那时还有爬树爬绳子之类的,那也是淘气男孩子的最爱。在一年级时,当时每周三下午是不上学的,可以回家。有时安排为学农时间,乡下孩子到田野里干活,诸如摘棉花,到畜牧场帮助饲养员喂猪等等,学农时间往往感觉比读书还有意思。
到了小学四年级,我们开始上英语课。对于外国话或者是一种天生的好奇,读音也不一样了,感觉怪怪的。叫我们英语的老师,当然也不可能是外教,就是本地一个女老师。发音之类是不是标准我们就不计较了。只是感觉好玩就可以。我至今还记得,第一节课上的是有关天安门广场的,Tian An Men Square。以及We love Chairman Mao等等带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课。而且我还自告奋勇的当了英语课代表。每天收完作业都要送到老师办公室,有一次去的比较早,办公室里没人,自己拿着收好的作业本,看到英语老师,还自以为得意的大声给老师打招呼:Good morning teacher wang。把老师也吓了一大跳,冒出一个老外?老师一下子还转不过弯,看到是我后,就笑笑不语。但在后一节的上课中,竟然表扬我了,使我对英语顿生好感。在回家路上也好,在外割草也好,竟然也会默默的背诵英语单词!可见,老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那时读书压力没有那么大,虽然老师也想方设法让学生买教辅材料,但家长往往由于经济问题不怎么配合。也可能当时农村的家长对子女学习不够重视,感觉读书好与坏无非是多认识几个字而已,把教科书上的内容学会就可以,还买啥课外资料啊。很多时候老师的本意不错,但执行时就往往不了了之。我家里就属于这种情况。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参加生产队大集体的劳动,一年下来到了年终时,不要透支就不错了。偶尔有一年能分红100多元,那真是很大的一笔收入了。怎么可能还有钱去买教辅材料,经济拮据是主要原因,很多时候不是家长不愿意,迫于无奈。
今年过年回家,途径原来的小学校,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听母亲说,这里要办什么工厂,小学校的两排房子被拆了。曾经热闹的操场上,如今全部都是断砖碎瓦,好凄凉。